編號 |
卷名 |
篇名 |
作者 |
出版年月 |
PDF |
751 |
臺灣文獻季刊60卷2期 |
日治時期「臺灣愛書會」之研究 |
李品寬 |
民國098年06月 |
 |
752 |
臺灣文獻季刊67卷1期 |
從《臺灣日日新報》看漢人巫者之污名化:歷史根據及其社會之功能與處 境 |
李嘉琪 |
民國105年03月 |
 |
753 |
臺灣文獻季刊16卷4期 |
臺灣省居民簡略生命表 |
李增祿 |
民國054年12月 |
- |
754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2期 |
台灣傳統建築彩繪 |
李奕興 |
民國099年06月 |
 |
755 |
臺灣文獻季刊52卷4期 |
評介瞿海源、章英華主編《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 |
李妙虹 |
民國090年12月 |
 |
756 |
文獻專刊4卷3、4期 |
「廷奇」序 |
李宗侗 |
民國042年12月 |
- |
757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4期 |
小琉球的漢人移民與社會-以1904年的戶籍資料為主 |
李宗信 |
民國093年12月 |
 |
758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2期 |
大嵙崁溪中游漳州籍民優勢區域的形成 |
李宗信 |
民國100年06月 |
 |
759 |
臺灣文獻季刊63卷2期 |
平埔族社址/居住地的考證與推定:以崩山社群為例 |
李宗信 |
民國101年06月 |
 |
760 |
臺灣文獻季刊73卷2期 |
桃竹苗地區乾隆二十五年土牛溝位址再考 |
李宗信 |
民國111年06月 |
 |
761 |
臺灣文獻季刊70卷1期 |
鄉里間的書院:清代金門浯江書院之設立與運作 |
李宗翰 |
民國108年03月 |
 |
762 |
臺灣文獻季刊49卷2期 |
早期臺灣史研究─荷鄭熱蘭遮Zeelandia城攻防戰中西文獻史料初探 |
李宣鋒 |
民國087年06月 |
 |
763 |
臺灣文獻季刊64卷3期 |
由新材料試探臺灣民間鬼故事 |
李家愷 |
民國102年09月 |
 |
764 |
臺灣文獻季刊21卷2期 |
臺灣省的漁會組織與業務 |
李容福 |
民國059年06月 |
- |
765 |
臺灣文獻季刊22卷4期 |
釣魚臺列嶼的領土主權問題 |
李容福 |
民國060年12月 |
- |
766 |
臺灣文獻季刊23卷4期 |
清代游宦臺灣之浙江人士 |
李容福 |
民國061年12月 |
- |
767 |
臺灣文獻季刊48卷3期 |
尋訪花東地區生命源鄉─四日田野踏勘記 |
李展平 |
民國086年09月 |
 |
768 |
臺灣文獻季刊53卷2期 |
台灣「查某嫺」初探-以清末、日治為例 |
李展平 |
民國091年06月 |
 |
769 |
臺灣文獻季刊57卷1期 |
戰犯悲歌-滯日台籍戰犯訪查實錄 |
李展平 |
民國095年03月 |
 |
770 |
臺灣文獻季刊60卷1期 |
站在歷史的分水嶺上-第三屆傑出台灣文獻獎頒獎紀實 |
李展平 |
民國098年03月 |
 |
771 |
臺灣文獻季刊61卷2期 |
擬古的異鄉情懷-試論中村櫻溪旅臺山水遊記 |
李展平 |
民國099年06月 |
 |
772 |
臺灣文獻季刊64卷3期 |
這點靈,何住所?對臺灣民間「會靈山」一語及其宗教傳統的闡釋 |
李峰銘 |
民國102年09月 |
 |
773 |
臺灣文獻季刊58卷2期 |
《臺灣省通志稿》與《臺灣省通志》「人口篇」之比較 |
李巧雯 |
民國096年06月 |
 |
774 |
臺灣文獻季刊62卷1期 |
臺灣省議會對外資在臺設廠之折衝:以杜邦、拜耳案為例 |
李巧雯 |
民國100年03月 |
 |
775 |
臺灣文獻季刊65卷1期 |
論《臺灣省議會會史》的纂修 |
李巧雯 |
民國103年03月 |
 |
776 |
臺灣文獻季刊39卷4期 |
山地保留地土地利用變遷之研究 |
李建堂 |
民國077年12月 |
- |
777 |
臺灣文獻季刊73卷3期 |
1910年代臺南西來庵鸞書《警心篇》探析 |
李建德 |
民國111年09月 |
 |
778 |
臺灣文獻季刊64卷4期 |
臺灣西部媽祖廟既存石香爐調查研究 |
李建緯 |
民國102年12月 |
 |
779 |
臺灣文獻季刊66卷1期 |
女神的容顏:新港奉天宮媽祖神像造形研究 |
李建緯 |
民國104年03月 |
 |
780 |
臺灣文獻季刊69卷2期 |
嘉義魍港太聖宮媽祖神像年代研究:從歷史、科學與風格分析 |
李建緯 |
民國107年06月 |
 |
781 |
臺灣文獻季刊71卷2期 |
近代福州蓮宅林氏鑄造家族及其作品流傳──臺灣與南洋諸地之考察 |
李建緯 |
民國109年06月 |
 |
782 |
臺灣文獻季刊72卷4期 |
臺灣軟身媽祖神像的製作與展演—以艋舺啟天宮、白沙屯拱天宮為例 |
李建緯 |
民國110年12月 |
 |
783 |
臺灣文獻季刊75卷4期 |
屏東市聖帝廟磚契年代與內容考釋 |
李建緯 |
民國113年12月 |
- |
784 |
臺灣文獻季刊64卷1期 |
彰化定光佛廟調查與研究:其歷史、信仰與文物 |
李建緯、張志相 |
民國102年03月 |
 |
785 |
臺灣文獻季刊74卷2期 |
花蓮延平王廟傳世東溪窯青瓷爐研究 |
李建緯、施淑鈴、陳宥朋 |
民國112年06月 |
 |
786 |
臺灣文獻季刊33卷2期 |
金門民間傳統建築漫談 |
李怡來 |
民國071年06月 |
- |
787 |
臺灣文獻季刊55卷1期 |
前福爾莎島長官阿隆索.賈西亞.羅美羅(Don Alonso Garcia Romero)致新西班牙(墨西哥)副王卡德列依侯爵(Marqués de Cadereita),告知他在該島時所遭遇的情況, |
李慧珍.吳孟真.周佑芷.許壬馨.李毓中合譯 |
民國093年03月 |
 |
788 |
臺灣文獻季刊54卷4期 |
哈辛托.艾斯奇維(Jacinto Esquivel)神父1632年所寫「福爾摩莎島情況相關事務的報告」 |
李慧珍.吳孟真周佑芷.許壬馨李毓中合譯 |
民國092年12月 |
 |
789 |
臺灣文獻季刊73卷1期 |
高雄研究專輯導讀 |
李文環 |
民國111年03月 |
 |
790 |
臺灣文獻季刊73卷1期 |
從六燃高雄本廠到中油本廠之產業空間變遷研究(1942-1954) |
李文環 |
民國111年03月 |
 |
791 |
臺灣文獻季刊57卷4期 |
日治時期台南水道與高雄水道之比較研究 |
李文環、劉俐伶、徐明福 |
民國095年12月 |
 |
792 |
臺灣文獻季刊75卷4期 |
日治時期旗山香蕉的物流網絡 |
李文環、陳欣宜 |
民國113年12月 |
- |
793 |
臺灣文獻季刊59卷3期 |
學額、祖籍認同與地方社會-乾隆初年臺灣粵籍生童增額錄取案 |
李文良 |
民國097年09月 |
 |
794 |
臺灣文獻季刊54卷2期 |
東亞地區「大樹公」的信仰與實踐-臺灣、日本、韓國之比較研究 |
李春子 |
民國092年06月 |
 |
795 |
臺灣文獻季刊58卷2期 |
《臺灣省通志稿》與《臺灣省通志》「藝術篇」之比較 |
李昭容 |
民國096年06月 |
 |
796 |
臺灣文獻季刊64卷3期 |
鹿港意樓的再生 |
李昭容 |
民國102年09月 |
 |
797 |
臺灣文獻季刊72卷3期 |
彰化高女:日治時期中臺灣臺籍女性菁英的搖籃(1919—1945) |
李昭容 |
民國110年09月 |
 |
798 |
臺灣文獻季刊17卷1期 |
臺灣的人口正中點 |
李棟明 |
民國055年03月 |
- |
799 |
臺灣文獻季刊20卷2期 |
日據時期臺灣人口社會增加之研究 |
李棟明 |
民國058年06月 |
- |
800 |
臺灣文獻季刊24卷1期 |
臺灣地區之出生率降低與家庭計畫 |
李棟明 |
民國062年03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