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館務訊息
劉淑女女士捐贈日式童和服
歡迎支持響應文物捐贈
本館文物大樓捐贈展區,目前正展出蕭平同先生捐贈的「賣什貨手拉車」、洪雅昌先生捐贈的「兒童木馬」、廖俊昭先生「樹薯碾(磨)糊機」及劉淑女女士「家傳衣飾」等,都是近年捐贈本館典藏的文物。
本館文物採集以臺灣常民生活之食、衣、住、行、育樂、宗教、信仰等有關文物為主,自民國69年起即透過各種管道廣泛徵集,主要來源包括採購、民間捐贈二種途徑。在民間捐贈方面,為獎勵並表彰民間熱心人士捐贈民俗文物,特別訂定:「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獎勵私人或團體捐贈文物實施要點」,截至目前受贈文物已達8千多件。
近2年本館獲贈文物9百餘件,其中林嘉澍先生、林金田先生捐贈大批先人手稿文物,見證家族的奮鬥和努力;陳聰連先生、施素筠女士、王康壽先生、黃義雄先生、黃旭初先生、王孟亮先生捐贈家族傳下的雙刀、短襖、壽屏、花盤、宮燈、掛軸等,件件極具歷史價值,彌足珍貴;張松如先生、許清江先生、許明弘先生、蕭平同先生、簡玲媛女士、黃忠春先生、陳金坤先生、陳全旺先生、曾振炎先生捐贈生活器具,如甕、電話機、電熱器、賣什貨手拉車、電視機、秤、農用犁耙、風鼓等,充滿歲月痕跡和故事;而羅永昌先生、洪雅昌先生、賴志賢先生、李定全先生、張洪米花女士、劉守岳先生、孫振明先生捐贈多年的珍藏,如碗盤食器、尊者塑像、書畫、相機、肚圍及撲克牌組等,無私貢獻分享對臺灣文物的研究和熱情。
對於文物入藏,本館向有作業規範,文物經初步清理、編碼造冊、影像處理、燻蒸修護均有專人管理,並依蒐藏政策,辦理登錄,永久館藏。捐贈文物除納入本館投保的範圍內,與其他藏品同享縝密的維護與典藏環境,捐贈人的轉移資料、文物入藏紀錄,及日後修護、出借等文物生命史的各種檔案,也將併同文物於國家庫房永久保存。同時,本館並陸續規劃開發典藏數位化系統,不但對文物保存管理,有莫大的助益,同時也提供研究運用。
為「活化」捐贈藏品,除配合常設展、特展展出外,更在文物大樓設置「捐贈展區」,展示捐贈文物,除提供捐贈人及其後人到館緬懷、檢視,讓捐贈人得以因文物適得其所而安心外,同時,也藉此感謝捐贈人不藏私,捐出珍貴文物給國家典藏,讓全民有機會分享文化財,更期待能拋磚引玉,喚起更多人關注周遭的人事物,尋找具有歷史意義、時代價值或是家族記憶的塵封舊物,成就捐贈美事,永久傳承史料文物,延續屬於這片土地的故事。
歡迎民眾支持響應本館文物捐贈行列,請洽本館採集組(049)231-6881分機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