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館務訊息

三方合作單位首長簽約後合影,右為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孫大川主委,中為國史館呂芳上館長,左為本館張鴻銘館長
三方合作單位首長簽約後合影,右為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孫大川主委,中為國史館呂芳上館長,左為本館張鴻銘館長

臺灣原住民史專題計畫第三期學術合作簽約暨專題演講   

  「臺灣原住民史專題計畫」第三期學術合作簽約儀式,於5月15日(星期三)下午2時在國史館4樓大禮堂舉行,簽約儀式由國史館呂芳上館長、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孫大川主委、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張鴻銘館長代表與會,簽署這項學術合作協議。

  自民國93年1月開始,至今(102)年12月,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與本館成立跨部會合作,已共同辦理第一、二期的專題研究計畫;雙方近十年來的合作,至目前為止,共推出20項的委託案,出版17種書籍,成果豐碩。第三期合作計畫,雖然是延續前兩期的執行成果,其實是一個嶄新的起跑點;這次特別邀請國史館加入,共同執行,不僅使計畫的推展更臻完善,也提升了原住民文化研究的格局與高度。

  本期計畫將以編纂原住民族部落歷史為軸心,結合文化創意產業,在研究部落歷史之際,加入族群、個人等創意,賦予文化新的風貌與價值,將文化創意融入原住民文化當中,相信成果必能更精進。

  簽約典禮結束後,由考試委員浦忠成教授主講「從史前到現在—原住民文化與文學的發展歷程」。浦教授為鄒族人,曾任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專長為臺灣原住民族文化與文學、神話與文化研究,本次專題演講即是將原住民文化與文學的發展做介紹。

  浦教授表示,文學是民族靈魂的具體呈現,也是民族文化的核心,不同背景的民族在某一種環境相互接觸,必然會有一些積極或消極、良性或惡性的互動結果,集體的、個人的文學對於這種互動歷程以及其發展的趨勢,或多或少都會予以揭露;當兩者間存在一致的利益,則能建立相對較為和諧的關係,否則彼此間的關係必然緊張,而民族或族群間關係的和諧、緊張甚至衝突,勢必會在各類文學的表述中清楚顯現。

  浦教授進一步表示:原住民族紛繁多樣的神話、宗教、儀式、觀念與習俗交織而成的綜合體,形成整體而獨特的氛圍或文化情境,使今日得以與古昔相連結,讓部落依舊充滿神話的氣息;等到接觸了文字,臺灣原住民族也嘗試運用這樣的工具,第一批原住民族接受現代化教育的菁英出現,有些人已經學會運用文字表達想法,不同時期,不同的文體,原住民族的文字書寫本身就是一個階段的使命宣示,卻也在無意間開啟了下一階段逐漸歸向文學書寫的契機。

  最後,浦教授認為,在新世紀的環境中,原住民族最能突顯本身特色、同時足以安身立命的,還是傳承自先人的無形資產或「軟實力」的語言文化,以及我們心靈終將皈依的原鄉部落。只要它們存在,原住民族的文學長河將能繼續奔流。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著作財產權屬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館址:54043南投縣南投市光明一路254號 電話:049-2316881
發 行 人 :張鴻銘
行 政 指 導:劉澤民
總 編 輯 :王希智
執 行 編 輯:黃淑惠
編 輯 小 組:石瑞彬 洪瑞豐 林志祥 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