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期活動
蓬萊淨土:臺灣佛教之發展
內容大綱
一、前言
二、研究的背景知識:宗教內涵與佛教的演變
(一)宗教的內涵與定義
(二)印度佛教的發展與轉變
(三)中國佛教的發展與轉變
(四)中國宗教的發展與庶民佛教、齋教的形成
1.中國原始宗教與官方祀典宗教
2.道教與民間宗教
3.庶民佛教
4.齋教
(五)日本佛教的發展
三、研究的概況與相關史料
(一)荷蘭時期缺乏佛教史料
(二)鄭氏、清代時期主要史料《臺灣文獻叢刊》
(三)鄭氏、清代時期佛教研究課題及其史料
1.寺廟與庶民佛教
2.漢傳正統佛教寺院與福建佛教的關係
3.名士佛教
4.觀音菩薩信仰與臺灣佛教本土化、主體性的建立
(四)日治時代以來的佛教史料
1.寺廟調查紀錄與《中研院宗教調查資料庫》
2.佛教期刊、報紙等相關資料
四、結語
講師介紹
顏尚文教授
學歷: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
經歷: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助教、講師、副教授、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系所主任
專長:臺灣史、佛教史、魏晉南北朝史
研究論著:共計數十篇。
一、期刊論文:
1.〈湯用彤的漢唐佛教史研究〉,《師大歷史學報》,11期,1982.06,頁209-243。
2.〈梁武帝的君權思想與菩薩性格初探 : 以「斷酒肉文」形成的背景為例〉,《師大歷史學報》,16期,1988.06,頁1-36。
3〈梁武帝「皇帝菩薩」的理念及政策之形成基礎〉,《師大歷史學報》, 17期,1989.06,頁1-58。
二、研討會論文:
1.〈六朝揚洲地區的佛教寺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經濟研究所聯合主辦,《第三屆中國社會經濟史研討會會議紀錄》1984,頁33-35。
2.〈南臺灣佛教寺院的分布與發展(1661-1895)〉,政治大學文學院「第一屆宗教學研討會」,1998.07,pp.21-25。
3.〈清代嘉義縣城的觀音信仰佛寺之發展〉,中華佛寺協會主辦第一屆「當代佛寺建築文化與經營管理」學術研討會,2002。
三、專書及專書論文:
1.《隋唐佛教宗派研究》,新文豐出版公司,1998年再版,共430頁。
2.〈梁武帝「皇帝菩薩」理念形成的時代背景〉,釋聖嚴主編《佛教思想與文化》,台北:法光出版社,1991,頁123-164。
3.與潘是輝合著,《嘉義賴家發展史》,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頁1-208。
4.〈南台灣佛寺所藏檔案文獻數位典藏計劃〉,《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2004。 NSC-92-2422-H-194-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