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新書出版

圖1:臺灣文獻季刊65卷1期封面
圖1:臺灣文獻季刊65卷1期封面

《臺灣文獻》季刊65卷1期暨《別冊》48號發行

書 名:《臺灣文獻》季刊65卷1期暨別冊48號
發行人:張鴻銘
出版者: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出版日期:民國103年3月31日
定 價:新臺幣200元

簡介:
  本館《臺灣文獻》季刊65卷1期暨《別冊》48號已發行,歡迎關心中國近代史、臺灣史暨地方史志纂修之專家、學者、學生、社會大眾參研,本期《臺灣文獻》季刊刊載【地方史志纂修的理論與實務(上)】專輯4篇、【研究論文】3篇、【田野調查與史料介紹】1篇;《別冊》文章6篇。

  【地方史志纂修的理論與實務】專輯,係由黃秀政教授精心規劃,邀請臺灣、香港、中國大陸的地方史志學者撰稿。專輯論文計7篇(上輯4篇、下輯3篇)分別探討《臺灣省議會會史》、《苑裡鎮志》、香港史志的編纂、中國大陸二輪志書的藝文志、臺灣縣(市)志的水利史志篇章、新修《臺中市志》與新修《山口縣史》,以及臺灣原住民史等史志編纂課題,主題多元且大多數的撰稿人曾主持或參與地方史志的纂修,來自親身經驗的論述,格外珍貴與貼切。本專輯將有助於國內地方史志纂修風氣的提振,並對地方史志纂修水準的提升有所幫助。

  【地方史志纂修的理論與實務(上)】專輯文稿
  〈論《臺灣省議會會史》的纂修〉作者李巧雯,認為現代的地方志具有存史、資政、教育文化的功能,臺灣光復後方志纂修趨向多元,《臺灣省議會會史》的纂修,即開創議事機關主導志書纂修之先例,隸屬「機關志」又帶有「政治志」性質。文中先論述戰後臺灣省(市)志政治志(篇)纂修概況,再深入說明《臺灣省議會會史》之纂修計畫,分析會史的內容體例及史料運用,並進而比較同性質志書之內容體例及會史的纂修特色,更藉此研討臺灣議事機關主導修志之歷史定位及政治上的貢獻。

  〈論《苑裡鎮志》的纂修及其相關問題〉作者王振勳,認為方志素有地方博物全書之稱,性質是屬於特殊類型的官書,其內容通常豐富龐大且其載述時間貫古通今。戰後臺灣鄉鎮志的纂修,隨著臺灣經濟發展與地方意識的展開,而受到更多的關注與動能,學者紛紛加入此項傳統文教工程。民國91(2002)年纂修出版的《苑裡鎮志》,在纂修期間面臨鎮民吝於外界文物外借、立傳人物標準難以確立、田野調查中耆老記憶的時空錯置等困難,最後以專列古厝建築、專章寫作藺草編織工藝、多元庶民價值的人物志立傳,以及特殊的苑裡俗諺釋義,展現地方志的特色。

  〈口述歷史與當代香港史志的編纂〉作者劉智鵬,以香港自九七回歸後本土意識興起,當代香港史志研究漸受歡迎,口述歷史成為建構香港歷史的普及工具。近年香港史志發表的研究成果中,約三分之一建基於口述歷史;說明口述歷史,已經相當程度上為香港當代史志的編纂開拓了新方向。本文旨在檢視口述歷史在香港史學界的操作概況,並探索口述歷史在當代史志編纂上的作用。

  〈中國大陸二輪志書「藝文志」編纂探討〉作者巴兆祥.王慧,認為藝文志是方志的重要組成部分。本篇文章在對首輪及部分二輪藝文志相關問題檢討的基礎上,系統研究了二輪藝文志的定名、記載內容、體例框架、收錄範圍、辨體以及創新等相關問題,以期提高藝文志的編纂品質。

  【研究論文】文稿
  〈中國醫藥文化視域下的疾病想像:以清初宦臺文人為例〉作者郭侑欣,本文透過閱讀清初郁永河《裨海紀遊》等宦臺文人的文本,體現清初對於臺灣瘴癘水土的恐懼,已然演變為渡海文人內心的集體無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如他們對於亞熱帶森林「濕毒」、「蒸鬱」的描述,基本上與宋元中國醫學對於嶺南地區的描述如出一轍,是邪惡之地而充滿了不潔氣息。疾病不惟是隱喻了種族的歧視,更有其地理文化上的意義,當文明的身體遭遇到野蠻的風土,宦遊文人對於罹病的恐懼與焦慮感,更投射為具體的鬼魅傳說,而他們對於疾病傳染源的解釋以及醫藥的使用,可進一步看出中國醫學文化中的南北論述被複製到臺灣的軌跡。

  〈邁向「文明」:日治前期臺灣漢人的婚俗改革(1895-1920)〉作者張維正,認為現今有關臺灣漢人於日治前期的婚禮文化變遷狀況之研究成果,仍付之闕如。因為過去的研究者,多關注新知識分子及其提倡之婚俗改革。然而,文化變遷是長久累積的歷史過程,因此唯有重新梳理複雜的婚禮變遷,才能真確了解日治時期臺灣漢人婚禮的變化情形。

  從日治前期,臺人為了改變傳統婚俗,開始反思傳統婚俗之弊病,本文在重新建構日治初期至1920年,臺灣漢人傳統婚禮之變遷情形,同時還探討「文明」與婚俗改良之關係。整體而言,1910年代後期,臺灣漢人婚禮已出現極大的轉變,呈顯出多元化的發展。在物質性項目方面:洋樂、自動車、西式禮服等新式器物取代了傳統器物;結婚儀式方面:許多複雜、迷信的儀式遭到廢棄,結婚地點的選擇則是更加多樣化,除自宅之外,也有人選擇在公會堂、學校、紀念館等場所舉辦婚禮,因此前期的臺人婚禮變革也視為傳統風俗現代化的過程。

  〈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驅逐道格拉斯會社戰略始末:以華工運送制度為核心〉作者王學新,以日本佔領臺灣初時,兩岸間客貨運輸頻繁,淡水與廈門間之航海幾乎為道格拉斯會社(Messrs Douglas Lapraik & Co.)所獨佔。1899年3月起總督兒玉源太郎密令大阪商船株式會社開辦南清航線,對道格拉斯航運會社展開驅逐戰略,以獨占臺灣的航運權。

  大阪商船會社由於有總督府補助金的支持,因此將船費降至極低,除正面搶奪道格拉斯的客貨外,並私下收購道格拉斯的股票,致使其遭到嚴重打擊。

  1901年製茶期開始,道格拉斯會社訂定新的大決戰方針,全力搶奪由大陸來臺打工的茶工。因此每年4月至11月間,與製茶業有關之客貨於兩岸間往返頻繁,正是大阪商船會社定期船與道格拉斯會社不定期船火拼之時。但道格拉斯卻自明治37(1904)年以後退出臺灣航運界。

  文中指出,道格拉斯會社退出的真正原因並非長期虧損,而在於1904年10月清國勞動者經理人制度之實施。似乎正是為了對付道格拉斯以清國勞動者,尤其是茶工為目標的新戰略而設置的一般。由於該職位的出現,道格拉斯會社喪失了最後一絲希望,不得不黯然出局。

  【田野調查與史料介紹】文稿
  〈戰後臺灣都市建設與環保工作的參與:張祖璿先生訪談錄〉作者曾華璧,以張祖璿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來臺,從工程師職位開始,歷經省政府公共工程局局長,到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副秘書長退休為止,親身參與了國民政府遷臺之後的公共工程建設,包括都市建設與住宅計畫、自來水供給設施、區域計畫規劃、環境保護小組等工作,並見證了2000年之前的歷史發展。

  作者於1998年前往美國洛杉磯,親自口述訪問張祖璿先生,本文是張祖璿對自己身為科技官僚,在臺灣社會長期服務公職的生命經歷之回憶,文中述及許多參與臺灣早期建設的重要人物與貢獻。透過一位謙沖為懷的「長者」之口述,為臺灣戰後的建設歷史,留下可資追溯的記錄,同時隱藏了不少可供後人檢視這段歷史之參照資料,以及可以繼續探討研究之線索。
 
  《臺灣文獻》季刊65卷1期目錄:
【地方史志纂修的理論與實務(上)】專輯
.《地方史志纂修的理論與實務》專輯序言/黃秀政
.論《臺灣省議會會史》的纂修/李巧雯
.論《苑裡鎮志》的纂修及其相關問題/王振勳
.口述歷史與當代香港史志的編纂/劉智鵬
.中國大陸二輪志書「藝文志」編纂探討/巴兆祥.王慧
【研究論文】
.中國醫藥文化視域下的疾病想像:以清初宦臺文人為例/郭侑欣
.邁向「文明」:日治前期臺灣漢人的婚俗改革(1895-1920)/張維正
.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驅逐道格拉斯會社戰略始末:以華工運送制度為核心/王學新
【田野調查與史料介紹】
.戰後臺灣都市建設與環保工作的參與:張祖璿先生訪談錄/曾華璧


  《別冊》6篇文章,多屬臺灣歷史人、事、物珍貴史料,強調「歷史的.鄉土的.趣味的」,本號將引領讀者從大眾史學的觀點與視野,透過短篇文章,增進歷史的認知與開拓歷史的視野。

  《臺灣文獻》別冊48號目錄:
.靜觀自得:談傳統繪畫與民俗中的芙蓉花/何孟侯
.彰化知縣朱幹隆歷史評價的爭議/林文龍
.日本皇室在臺灣設定「御料地」的挫折/陳文添
.典藏檔案的故事:余清芳抗日事件/林明洲
.「瑞穗」取代「水尾」的地名變遷/劉澤民
.全臺碩果僅存的日據時期南投稅務出張所建築/蕭呈章

  本期《臺灣文獻》售價工本費200元,《別冊》隨刊附贈(單獨購買《別冊》定價40元),
展售處:
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臺北市松江路209號1樓 02-25180207 http://www.govbooks.com.tw
五南文化廣場臺中總店 臺中市中山路6號(火車站旁)04-22260330 http//www.wunanbooks.com.tw
另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史蹟大樓1樓販賣部,亦可購得本館出版之書籍,地址:南投縣南投市中興新村光明1路256號,電話049-2316881轉168,歡迎洽購。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館址:54043南投縣南投市光明一路254號 電話:049-2316881
發 行 人 :張鴻銘
行 政 指 導:劉澤民
總 編 輯 :王希智
執 行 編 輯:黃淑惠
編 輯 小 組:蕭碧珍 張家榮 林志祥 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