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館務訊息

圖:邱上嘉教授
圖:邱上嘉教授

邱上嘉教授主講「臺灣客家族群的建築與聚落空間文化」演講紀實

  本館本(103)年度6月份之臺灣文獻講座,於6月20日(星期五)上午9點半,在史蹟大樓一樓簡報室舉行,邀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建築與室內設計系暨研究所特聘教授邱上嘉老師擔任講座,講題是「臺灣客家族群的建築與聚落空間文化」。

  邱教授為美國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卡內基美隆大學)建築系博士,其研究領域含括傳統建築、聚落與古蹟保存、文化資產保存、設計運算、形狀文法、電腦輔助設計等方面,著作等身,田野經驗豐富,並曾擔任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副校長、雲林縣副縣長(借調)、嘉義市副市長(借調)、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運算研究所所長、數位媒體設計系籌備主任、設計運算研究所籌備主任、空間設計(現改名:建築與室內設計)系暨研究所主任兼所長、中華民國空間設計學會理事長、雲林縣城鄉規劃協會理事長等職,近期著作有:《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建築遺產再利用研討會論文集及案例匯編,從空間到場所:失落空間的再生-以嘉義阿里山林業村的活化再利用為例》(2013)、《臺南市客家人口分布、聚落生活、文化環境資源調查研究計畫》(2012)、《古蹟保存序說》(2011,共同作者洪文雄)、〈左營海軍明德新村日遺眷舍之平面構成分析〉(2013文化資產保存青年論壇暨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與翁綺合撰)、〈日治時期嘉義市中國籍傳統工匠在臺執業脈絡研究〉(2012,建築學報, No.82,與蘇沛琪合撰)等。

  在本次演講中,邱教授首先針對文化的基本概念,如文化的定義、特點、特性、構成要素及內涵加以說明,並用幽默風趣的口吻舉例,與現場來賓互動答詢,來討論所謂「客家意向」的迷思;並從「客家」的定義、源流、形成的條件、移民歷史及族群性格、精神特質等方面,引導大家思考何為臺灣客家族群的文化內涵。

  其次以豐富的圖像,具體論述臺灣客家建築與聚落的特色,分別透過客家民居、圍龍屋、土樓、伙房等建物形式,深入淺出地帶領現場來賓,瞭解客家族群其聚落、家屋的空間構成,並探討客家移民來臺後,融合了臺灣在地人文環境,並遷就本地的高溫潮溼氣候風土,發展出不同於大陸閩、粵原鄉土樓或圍樓的伙房建築,歷述如「背有靠」、半月池、禾埕、「廳下」、家神牌、五祀、土地龍神、楊公柱、「棟樑」、「棟對」、堂號等極具族群色彩之空間特色;還有空間在客家人傳統的家屋,每個空間的分配,都有一定的規制,即「神在廟、祖在廳,人在廊,畜在欄」,清楚反映出客家人的空間秩序;除此還有較特殊的族群信仰如三界爺、土地伯公、龍神、觀世音菩薩、定光古佛、五顯大帝、三山國王、慚愧祖師、義民爺等。

  邱教授回應現場聽眾的問題,提到臺灣的移民社會業經各族群的文化融合,所謂族群建築及聚落的特色,往往是歸納所得而非絕對性,最後引黃峭(872-953)《遣子詩》:「駿馬奔程往異方,任尋勝地立綱常。年深外境猶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朝夕莫忘親命語,晨昏須薦祖宗香。惟願蒼天垂庇佑,三七男兒總熾昌」作為結語。

  本次演講現場與會聽眾約80餘名,參與極為踴躍,並由本館提供邱上嘉老師參與發表之《第五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贈送現場來賓。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 :張鴻銘
行 政 指 導:劉澤民
總 編 輯 :王希智
執 行 編 輯:黃淑惠
編 輯 小 組:蕭碧珍 張家榮 林志祥 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