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臺灣人‧臺灣事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臺灣人‧臺灣事

本館典藏木雕:牛頭與馬面
本館典藏木雕:牛頭與馬面

「臺灣中元節」探源

  農曆七月一日開始,台灣民間習俗稱為「開鬼門」,一直到七月三十日為「鬼門關」,前後一個月通稱為「鬼月」。其中,農曆七月十五,是民間的一個重要節日。在佛教稱之為「盂蘭盆節」,在道教則稱為「中元節」。

  「盂蘭盆節」一詞,來自佛經中的目蓮救母故事,是梵文 U l a m b a n a 的譯文,原意為「救倒懸」,解救在地獄裡受苦的鬼魂之意。據《佛說盂蘭盆經》記載:大目犍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觀視世間。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目連悲哀,即缽盛飯往餉其母。母得缽飯,便以左手障飯,右手摶飯,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連大叫悲號啼泣,馳還白佛,具陳如此。佛言汝母罪根深結,非汝一人力所奈何。… 吾今當為汝說救濟之法。… 佛告目連:十方眾生,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當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厄難中者,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床敷臥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目連母即於是日,得脫一劫餓鬼之苦。佛言:「…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若一切佛弟子,應常奉持是法。」。七月十五,為七世父母作盂蘭盆施佛與僧的習俗便逐漸流傳下來。

  《太上洞玄靈寶三元玉京玄都大獻經》上說:斯等罪人,造罪既多,非是一類。若欲救拔,亦難可同。非一人力,得以濟免。當依玄都大獻法,七月十五日中元之辰,地官校戒,擢選眾人,分別善惡,諸天大聖,普詣宮中,簡定劫數,人鬼簿錄,餓鬼囚徒,一時俱集。以其日夜燒香然燈,照耀諸天九幽長夜八門之中。作玄都大獻,……餚膳飲食,百味芬芳,獻諸眾聖,及道士等。於其日夜講說是經,十方大聖

  齊詠靈篇,囚徒餓鬼,當得解脫,一俱飽滿,免於眾苦,得還人中。自非如斯,難可拔贖。因此道士在中元這一天誦經,作法事,以三牲五果超度亡魂餓鬼,使他們得以早日從地獄解脫。 臺灣的民間信仰一向受儒、釋、道影響甚深,因此這個以孝親、博愛為核心精神的節日,就在民間生根流傳了下來。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著作財產權屬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發行人/謝嘉梁 行政指導/林金田 總編輯/蕭富隆 執行編輯/吳冠錄 編輯小組/邱滿英 林志祥 黃淑惠 鐘登崇 黃啟泰 蔣美貞 洪明河 吳致穎 吳冠錄 館址:54043南投市中興新村光明一路254號 電話:(049)2316881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