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臺灣人‧臺灣事

平溪遊客白日放天燈
平溪遊客白日放天燈

從文獻記載看天燈

文/林文龍/本館編輯組研究員

  臺灣農曆春節的過年氣氛,要到元宵節才算完全結束。元宵節是重要傳統節日,有許多相關民俗活動,火樹銀花,城開不夜,成了點綴元宵的特色之一。臺灣許多宮廟,在元宵夜照例有熱鬧活動,最為著名的,莫過於南蜂炮與北天燈。南蜂炮在鹽水,其起源與驅逐瘟癘有關,較無爭議,而平溪的天燈崛起,說法就顯得多采多姿了。

  天燈能升空飛越,在無現代通訊設備的年代,是很好的聯絡工具,因此平溪諸多起源傳說,便圍繞在這種特性打轉,故事雖有不同,而「報平安」的主軸,其實都是一致的。這些美麗的傳說故事,無論紙本書刊,或者網路文章,只要是介紹平溪天燈,都會有種種描述,但卻很少從早期文獻加以著墨。元宵剛過,臺灣燈會氛圍猶存,就談點天燈掌故。

  天燈施放,是利用熱氣上升原理,眾所皆知。天燈的發明,極為模糊,因此往往結合歷史名人。過去有所謂「箭靶式」的依附法則,年代久遠而不明的,推給「黃帝」,信史時代以後,發明者通常就一概歸為三國的諸葛孔明了。平溪天燈又有人稱為「孔明燈」,不妨視為是趣味性,可信度如何就無須加以考究了。

  多年前讀臺灣名宦楊廷理所著《知還書屋詩鈔》,偶然讀到一首題為「洋燈」的七言律詩,乍看以為是描寫罩以玻璃的舶來燈具,而細讀詩的小序,卻發現所詠洋燈,其實就是現今所稱的天燈。且看楊廷理的具體描述:

  「洋燈之式仿自西洋,以其製易而用遠也。緣海舶岀洋,連樯數十,隨風駕駛,相距十里至百里不等,遠望如芥。晚間放此燈,使知其船到否。或二三連放,各有暗號。燈體極輕,以四片竹篾為骨,外糊白紙。藥料以樟腦為主,故能使上升,硝磺次之。」

  此詩作於嘉慶8(1803)年元宵節,地點是伊犁。按楊廷理為柳州人,在乾隆50(1785)年之後,由臺防同知,歷升臺灣知府、臺灣道。不料於乾隆60(1795)年遭人誣陷,落得遣戍伊犁。嘉慶元年抵戍所,8年春戍滿。上詩即是戍滿前夕的元宵,在伊犁賞「洋燈」而作,他說:「伊犁喜放此燈,戲作小詩」,這是作詩動機。

  依據楊廷理觀察,伊犁的天燈係傳自西洋,海上船舶以此聯絡,各有暗號。伊犁人於元宵特別喜放此燈。可知元宵放天燈習俗,由來已久。伊犁遠在今新疆地區。天燈能傳進伊犁,當然也會傳到四面環海的臺灣。

  臺灣天燈起源如何,無從深考,但卻有一則紀事,證明了至遲清末的臺南府城,也有放天燈的民俗,不是北部所獨有。據連橫《臺灣漫錄》說:「孔明燈:少時以竹縛球,糊以紙,而空其底,乃以綿心漬松膠,插於球內而點之,隨風而上,高入雲際,厥狀如星,名曰孔明燈。聞為諸葛行軍之用。是西洋未有輕氣球而中國已有此奇製矣。」連氏因俗有「孔明燈」之名,就認定「聞為諸葛行軍之用」,早於西洋的輕氣球,可見「孔明」一名,影響後人之深。

  如今,天燈已成北臺灣一大盛會。不只元宵夜放燈,甚至平日觀光客湧入,白天也隨時在施放。天燈引燃火種,使之升空,但無可諱言,墜落後仍具高危險性。楊廷理更說:「藥盡乃滅,不宜風大,內地禁之。恐其失火,墜人屋宇也。」伊犁土地空曠,可以盡興放燈,但同時的「內地」,早已懸為禁令,這恐怕是此一民俗早期未能蔚為風氣的重要原因。近年因天燈引發的災害,報端仍有所聞,楊廷理之言,或可引為借鏡。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 :張鴻銘
行 政 指 導:劉澤民
總 編 輯 :王希智
執 行 編 輯:黃淑惠
編 輯 小 組:蕭碧珍 林志祥 李澍奕 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