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館務訊息

圖1: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所張駿逸教授主講「訪談、採集這回事:談口述歷史與民族誌採集」
圖1: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所張駿逸教授主講「訪談、採集這回事:談口述歷史與民族誌採集」

104年臺灣文獻講座第一場「訪談、採集這回事:談口述歷史與民族誌採集」演講記實

整理/ 何孟侯/ 本館採集組專員

  104年臺灣文獻講座第一場於3月12日(星期四)下午2時至4時,由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所張駿逸教授主講,講題為「訪談、採集這回事:談口述歷史與民族誌採集」。

  以下為本次演講內容節略:關於口述歷史的資料來源並非透過既有的文字,而是要透過深度訪談發掘出有價值的內容,較典型者如傳記文學或回憶錄一類;口述歷史優點是補充歷史文獻及既有文字記錄的不足,但這類資料的主位觀點較強,是較大的缺點。

  在執行上,方式有二:一是由採訪者與受訪者即問即答,另一為完全由受訪者長篇講述。主要的執行技巧包括:周全準備、善用工具、營造氣氛與團隊合作。另外,在口述訪談時要注意到,採訪者必須使用受訪者所熟悉的語言,選擇在受訪者熟悉自在的環境進行談話,採取與受訪者相同的步調,切勿急於一時,若需要,可以增加約訪的次數,以求細緻。同時要注意對象的行為語言,適時對訪談節奏進行調整,掌握訪談主軸並做交叉檢視(cross check)採訪訊息等等。

  張教授特別舉出過去在雲南茨中口訪85歲藏族老人的經驗,這位精通法語的藏族老人,幼年曾跟隨來茨中傳教的法國教士活動,對於這段罕為人知的過去,老先生可謂是「獨一無二的活字典」,對於他的口述歷史自然是要跟時間賽跑,搶在時間的前頭留下珍貴的記憶。透過這個案例來了解,一個要採訪者所需具備的,除了專業知能外,還要有過人的體能、縝密的思維、謹守田調倫理、良好情緒管理與應變能力等等。

  再深入的談,口述歷史是民族誌的一部分,而民族誌的基本素材可以提供其他學門進一步研究的基礎,這其中就含括了口述歷史所採集下來的材料;並特別強調研究者要能從既有理論產出新理論的重要性。所以民族誌這個專業是一門為了尋找與探究文化模式和意義的科學方法。

  田野調查則是民族誌最具代表性的工作,而田野調查,白話的講,就是吃他們的飯、說他們的話、種他們的田,和受訪者一起生活的參與式觀察,進而能找到問題的答案,這樣的參與可讓研究者進入一種文化洗禮,通常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文化震撼;參與式訪談往往是在非正式訪談中進行,從自然的日常生活與閒聊中截取到所需的研究材料。

  其間張教授舉出早年自我訓練的經驗做為例子,如何鍛鍊身體在長期困乏的田野環境中,所需要的耐受能力,還有在進入田野地,如何透過吃這件事拉近彼此的陌生感,進而融入。像是吃餿掉的便當、噁心的油炸椰子蟲等等,這些例子都讓在場聽眾驚訝不已。張教授40餘年豐富的田野調查經驗,所舉出的實例都能引人入勝,像是在雲南獨龍江山區與馬幫相遇的場景,西藏天葬師的工作以及藏區一妻多夫制的文化內涵等等。

  最後,談到成功的田野調查因素包括:田野地點的選擇、人脈關係、找到關鍵性的報導人、與當地居民的良性互動與信任,還有田野倫理的再次強調。透過講座張駿逸教授深入淺出的演繹,這場融會學理而又能生動有趣的大眾演講,讓參與的聽眾不但吸收到許多專業知能,也隨著張教授豐富的田野經驗,看到在遙遠山谷村寨中閃閃發光的寶藏,大家的文化意識又更進一步深植於心。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 :張鴻銘
行 政 指 導:劉澤民
總 編 輯 :王希智
執 行 編 輯:黃淑惠
編 輯 小 組:蕭碧珍 林志祥 李澍奕 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