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臺灣人‧臺灣事

圖1:穿著四腳褲的現代寵物狗
圖1:穿著四腳褲的現代寵物狗

陳維英與狗穿四腳褲傳說

文/林文龍/本館編輯組研究員

  早年的臺灣民間,常流傳一段諷刺人的俗語:「汝若有這才調,狗嘛有四腳褲可穿。」才調二字,也可換成更具體的事項,如考取、賺錢之類。此一俗語始自何時,大概已經無法深考,不過從咸豐初年已經存在,應該可以確定,因為清朝著名的淡北舉人陳維英便受過這項刺激,終於鄉試及第,榮登咸豐己未科舉人,一舉成名天下知。

  陳維英事蹟膾炙人口,且不多談,僅錄同治《淡水廳志》的扼要記述:「陳維英,號迂谷,大隆同人,原籍同安。受業伯兄舉人維藻,伯兄歿,柩厝山麓失火,無敢近者,維英獨從火中推柩出。為優行生,咸豐初元,舉孝廉方正,己未中本省鄉試,以舉人捐內閣中書,尋改主事,分部學習。回籍團練,累保至四品銜,賞戴花翎,曾主仰山、學海兩書院掌教。所著《偷閑集》,未行世。」所言「大隆同」,即一般所熟知的大龍峒,其宅在港仔灣。

  陳維英考取舉人的「己未科」,嚴格來說,應該稱為「咸豐九年己未恩科補行戊午正科」,換句話說就是己未恩科與戊午正科合併舉行,當時臺灣每科考中的舉人名額(解額)為5人(含粵籍1人),兩科合併就是10人,加上兩位「賞給舉人」,總共多達12人,這是臺灣科舉史上考取人數最多的一次,依名次是李望祥、簡化成、蔡德芳、黃煥奎、陳培松、陳肇興、李文元、陳維英、陳謙光、李春波,「賞給舉人」則是林國芳、林維讓兩人,都出身板橋林家,為叔姪關係。

  清代儒生在中秋節夜晚,例有博狀元餅,以卜考運習俗。依據所擲骰子紅點多寡,所得餅也有等級,略依科舉制度的「狀元」、「進士」、「舉人」、「貢生」、「秀才」與「童生」、「白丁」等區分,當然餅的大小也有所不同,大如面盆到小若銀圓都有。某年中秋夜,陳維英吃秀才餅時,遭到秀才們訕笑:「真正用實力考取秀才的人,才有資格吃秀才餅!」受此侮辱,陳維英乃下定決心,發奮苦讀,而有志竟成,終於考上舉人。民間傳說陳維英並非通過科試考取秀才,其實檢視科舉史料,陳維英是以「府學廩生」報考,並無此一問題。

  過去的科舉考試,憑著八股取士,考生除了要有真才實學之外,還要有點考運,或者說是祖上積德。陳維英的考取舉人,仍帶點傳奇性,這時他已經年近半百,算是大器晚成的典型。陳維英出生於嘉慶16(1811)年,當咸豐9(1859)年己未鄉試開科,已是49歲,就科舉應考來說,算得上是「高齡」了。

  陳維英屢試屢挫,仍鼓起勇氣赴福州參加鄉試,其妻首先反對,且刺激他說:「汝若能考中舉人,狗也有四腳褲子可以穿。」其仍不顧反對,毅然決然赴考,果然棘闈大展經綸考中舉人。不久,鄉試報捷,接著豎旗掛匾。當舉行豎立舉人旗杆典禮之際,只見陳維英牽著一條穿上四腳褲子狗,一同拜旗,成為臺灣科舉史上流傳遠近的美麗傳說。

  陳維英的故宅「陳悅記祖厝」,當年地方人士尊稱為「老師府」(老字要用文言讀音)。對於現代人而言,老師是泛指各級教職人員,不足為奇,但在清朝時代卻是學官(儒學教諭)的專屬雅稱,光緒14(1888)年的彰化縣教諭周長庚相關史料中,最容易見到稱以老師的記載,如吳德功撰〈周莘仲廣文遭難記〉,開宗明義便說:「周老師名長庚」,通篇提到「周老師」的,就多達15處以上,由於陳維英曾任閩縣教諭,乃有「老師」之稱,很多人會誤解此稱源自先後擔任仰山書院及學海書院院長而來,附此說明。

  現代人養狗成風,且受到少子化影響,許多家庭視寵物狗為兒女,為牠穿四腳褲子只算是基本待遇,每每冬天容易在街頭碰上此景。往前追溯,居然可與臺灣科舉歷史連結,爰略記這則傳說,視為趣談或視為激勵上進的歷史掌故均無不可。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 :張鴻銘
行 政 指 導:劉澤民
總 編 輯 :王希智
執 行 編 輯:黃淑惠
編 輯 小 組:蕭碧珍 林志祥 李澍奕 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