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新書出版

圖1:臺灣文獻第66卷第1期封面
圖1:臺灣文獻第66卷第1期封面

《臺灣文獻》季刊66卷1期發行

  《臺灣文獻》季刊66卷1期已於本(104)年3月31日發行,歡迎有興趣研讀我國近代史、臺灣史、宗教習俗暨族群發展之社會大眾、專家、學者、學生參研,本期《臺灣文獻》季刊刊載【研究論文】3篇、【田野調查與史料介紹】2篇、【書評與研究討論】1篇。

  【研究論文】3篇,〈基隆山龍脈傳說之符號權力初探〉,作者林全洲,從西方列強對清廷遊說開發礦藏,此時官府文獻陸續出現「雞籠山」為傳說中龍脈之龍腦的文字。就功能而言,「雞籠山」具有「聖山」地位,被官方以龍脈安全保護。

  光緒年間,「雞籠山」這處被保護的「聖山」逐漸遭到解構,重要性也隨著消退。但在官方信念消退的同時,民間視「雞籠山」為龍腦之風水傳說,卻是隨著黃金的開採,再一次被世人所引用,甚至作為掩護黃金開採所能獲得暴利的煙霧。

  「雞籠山」由「聖山」的不可侵犯,依社會功能的需求,轉化成民間文學論述中的文化場域內的一種「符號權力」象徵,在產金區域內形成一種制約,如此的流變,使得傳說的面貌更加親民。從歷史、地理概念出發,探究「雞籠山」龍脈傳說文本的出現,由初期的「聖山」概念,到被衍伸成符號象徵後,如何在產金區域內形成制約,甚至於形塑出強大的禁忌概念。這種禁忌又與民間文學談論的報應觀念,彼此間產生相互呼應的意涵。

  〈女神的容顏:新港奉天宮媽祖神像造形研究〉,作者李建緯,從笨港天妃廟在嘉慶2(1797)年笨港溪氾濫時被沖毀,嘉慶16(1811)年建立了目前的新港奉天宮。傳說宮中的媽祖神像,一部份可能是當時的天妃廟所有。

  該宮媽祖神像特徵,歸納如下:第一、從工藝來看,皆屬硬身神像,以樟木雕刻,並以漆線工藝處理,屬泉州派風格;第二、從姿態而言,皆以右手持如意,左手或置於圈椅、或置於左腿上之坐姿為主;第三、在頭飾部份,神像髮式皆為民間俗稱的媽祖頭,頭戴冕冠,並以九旒為主;第四、在服飾方面,皆以漆線處理身上蟒袍,而腰際佩以玉帶。第五、在特殊儀式方面,部份神像見有入神孔,且部份底座見有刮痕,可能是早年信徒用作醫藥使用。本文透過文獻、圖像、命服制度與造形,探討新港奉天宮媽祖神像的圖像與工藝特點,作為日後研究其它媽祖神像造形之基礎資料。

  〈19世紀西方人眼中的臺灣Hakka〉,作者林正慧,西方人對華南客方言人群以Hakka稱之,約始於19世紀中葉。不久臺灣開港,許多西方探險家、商人、傳教士和外交使節來到臺灣,留下種種遊歷紀錄,其中不乏對臺灣Hakka的描敘。就現有的記述資料來看,當時西方人看待臺灣Hakka,有的是以華南生成的Hakka認知來理解,例如客話接近北京官話,或稱Hakka自中國北方南遷等。當然也有一些比較深刻的在地觀察,例如來臺西方人描述過中壢、竹塹、貓裡、月眉、南庄、大湳、保力、巴塱衛等Hakka聚落,也提到當時臺島Hakka的生業方式,除了種稻植蔗外,還有木炭、茶葉、樟腦和石油。他們也觀察到臺灣的Hakka和福佬關係不睦,與平埔關係緊張,與高山的原住民則存在中介交易、軍火提供及互通婚姻的複雜關係。

  【田野調查與史料介紹】2篇,從〈《臺南廳公文書》再探臺南市町名改正〉,作者黃偉嘉,以過去的町名改正研究中,多以《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為素材,探討其脈絡。而隨著《臺南廳公文書》的發現,本研究嘗試利用新史料,再探此議題。由公文書的內容可知,早期草案擬定的臺南市町名,幾乎取自當地地名。但在兩次臺南廳內部會議之後,全盤改為純粹日式。傳統上認為町名是執政者的片面決定。但本研究則發現,這也可能是為了回應當地人的訴求。

  由於《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的研究限制,若以其為素材,探討時難以避免侷限在「總督府-地方廳」的二元對立觀點。而在本文中則證明《臺南廳公文書》能夠反應過去不為人知的地方廳內部歧異。

  〈閱讀《費驊日記》發現費驊〉,作者曾華璧,從費驊為上海交通大學23級畢業生,對臺灣國府遷臺後的早期公共工程建設與財經發展之貢獻甚多。在初期政府推動環境保護的工作上,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別是有關國家公園的建設。

  本文分析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典藏的《費驊日記》檔案,歸納其內容係以費驊「對家人、對交大校友、對公務與個人志趣的紀錄」等三大部分,為主要的書寫焦點。費驊日記內的文字書寫相當簡約,有關公務的記載不多。整體而言,是以「費驊本人、妻子、兒女」等家人,為日記書寫的同心圓,也顯示當時來臺科技官僚圈的社會交往關係。
  
  費驊是一位對戰後臺灣社會有重要貢獻的科技官僚,閱讀《費驊日記》,可以發現:在當代臺灣史人物中,他個人對待事功、家庭的態度與紀錄的方式,別具風格與特色。

  【書評與研究討論】1篇,評介〈Michael Szonyi, Cold War Island: Quemoy on the Front Line〉,作者郭婷玉評介Michael Szonyi對冷戰金門的研究,連結了地方社會發展與國際外交政策變遷,而擴大地方社會史之研究意義及應用範圍。

  從本書基礎出發的後續研究可能,一方面可以針對前文提及之地方社會研究問題,進行更深入、廣泛的考察,或是在理論上與既有研究對話。另一方面,冷戰時期金門地方社會面對之軍事現代化,跟臺灣在日本統治時代接受之殖民近代化,本質上都是經過統治者選擇、帶有某種政策意圖,並且以強制權力加速其實行的現代化歷程。這樣的現代化歷程,對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各層面產生了哪些影響?透過比較臺灣、金門在不同政權及相異時空背景下經歷之現代化過程,也許可以更深入的釐清現代化之複雜內涵。

  《臺灣文獻》季刊66卷1期目錄:

【研究論文】
.基隆山龍脈傳說之符號權力初探/林全洲
.女神的容顏:新港奉天宮媽祖神像造形研究/李建緯
.19世紀西方人眼中的臺灣Hakka/林正慧
【田野調查與史料介紹】
.從「臺南廳公文書」再探臺南市町名改正/黃偉嘉
.閱讀《費驊日記》發現費驊/曾華璧
【書評與研究討論】
.評介Michael Szonyi,Cold War Island:Quemoy on the Front Line/郭婷玉

本期《臺灣文獻》季刊售價工本費新臺幣200元,展售處:
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臺北市松江路209號1樓 02-25180207 http://www.govbooks.com.tw
五南文化廣場臺中總店 臺中市中山路6號(火車站旁)04-22260330 ttp//www.wunanbooks.com.tw
另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史蹟大樓1樓販賣部,亦可購得本館出版之各類書籍,地址:南投縣南投市中興新村光明1路256號,電話049-2316881轉168,歡迎讀者洽購。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 :張鴻銘
行 政 指 導:劉澤民
總 編 輯 :王希智
執 行 編 輯:黃淑惠
編 輯 小 組:蕭碧珍 林志祥 李澍奕 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