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館務訊息

主講人魏德文先生
主講人魏德文先生

104年臺灣文獻講座「虛實之間:談古地圖中的臺灣歷史」演講內容

整理/ 何孟侯 /本館採集組專員

  104年臺灣文獻講座第2場於本(104)年4月16日(四)下午2時至4時,邀請到南天書局發行人魏德文先生來館主講,講題為「虛實之間:談古地圖中的臺灣歷史」。魏德文先生投入古地圖蒐藏研究數十載,以其豐富的古地圖知識來解析臺灣的歷史,演講中運用許多15、16世紀以降的西洋古地圖,來呈現人類不斷探索新天地的發現與視野,從而讓所謂「福爾摩沙」島登上世界舞臺。以下是本場演講內容大要,整理出來提供各方參閱:

  魏先生對於古地圖的蒐藏可謂情有獨鍾,在演講的開場提出了幾項關於地圖史料或地圖資訊的特色:1.地圖是不分語言、民族、文字,是人類共通的視覺文化;2.地圖可引導方向、指示位置、安全航、面積及時空等;3.地圖是集體龐大的訊息繪製在平面紙上,專業者眼中它是立體的,解讀時需要解碼才能知其內涵;4.地圖是劃清界線,象徵國家、領土與權力。

  西方早在西元3世紀隨著基督耶穌信仰興起後,便繪製出神與人相對方位概念的OT地圖,這是一種簡化的方位圖示,含括區域範圍主要在歐洲。然因宗教傳播等人為因素,阻礙了地圖實測的發展,時間長達一千年之久。直到14世紀後才又再度受到重視,於今仍可見到當時科學家Calaudius Ptolemy(托勒密)繪製出北半球包含歐、非、亞等主要大陸,甚至有中國的方位,並標上經緯線的地圖,周邊並有以環繞著地球的風神示意季節風向。

  曾經遊歷中國的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在其口述的《馬可波羅遊記》又名《東方見聞錄》出版後,立即翻譯成5種語文出版,風靡全歐洲,激發歐洲人嚮往東方的契機。書中描述東方的文明、城市的繁華與富庶、人民生活習俗等,其中第106章中提到日本國(ZINPAN GRI,發音為彰泉語)的東邊有金島、銀島,宮殿用金磚所蓋,路是黃金舖的,這些描述都誘使西方世界對東方的無限想像。此後,便可漸漸發現我們關注的焦點「福爾摩沙」島將浮現在許多古地圖之中。

  首見標示「Ferofosa」的古地圖,約在1554年,葡萄牙航海家與測圖師Lopo Homen所繪的世界地圖中首次出現「Ferofosa」,1558年,Lopo其子Diego Homen繼承父志,繪製地圖中「Ferofosa」改成「Ferfosa」,其位置都與臺灣島接近,但是否確指臺灣?則難以確定。

  地理大發現時期,航海縫合線的終點在臺灣;此說導因於葡萄牙與西班牙為爭海上霸權,透過條約將葡萄牙往東航向最終線設定在臺灣海峽到臺灣西部,再經花采列嶼(即琉球諸島)至日本,西班牙往西航向盡頭則為菲律賓呂宋島,再北上到臺灣東部至日本;而臺灣島便在此一中線位置,以西有葡萄牙乃至後起荷蘭的勢力,以東則為西班牙的勢力範圍。

  再至1624年,歐陸海權大國競逐亞洲,荷蘭搶先占據大員(臺南安平),並想切斷西班牙與大明往來,西班牙不甘示弱於1626年自菲律賓馬尼拉航往臺灣東部,經太平洋到臺灣北部的雞籠(基隆),並在航路途中確認了大小蘭嶼位置。荷蘭與西班牙的角力,戰火也在臺灣上演,福爾摩沙島在此大航海網絡當中,原本是微不足道的小島變成一顆各方爭逐的明珠。

  除了海上霸權爭逐的因素外,西方繪圖技術進入中國與當時歐洲傳教士東來傳教息息相關。至1575年,西班牙派駐馬尼拉總督G Lavezares呈現給西班牙國王菲律普二世之〈中華王國新圖〉,這張圖是由製圖師Georgio繪製,推斷此圖應與明嘉靖34(1555)年喻時繪製之巨幅地圖〈古今形勝之圖〉有相當的密切關係,因為繪製者Georgio便是服務明朝宮廷的製圖師。

  福爾摩沙島(Formosa)的出現;從1570年一張A. Ortelius繪製的〈東印度諸島圖〉可看到小琉球、三聖島、福爾摩沙島、大琉球等等皆在當時認知的東印度諸島圖之列,至於「Formosa」之名是否確指臺灣島,則是存疑的。直至1592年利瑪竇來到中國,參考西方既有的世界地圖,繪製出〈大明一統圖〉,在此圖中於臺灣的位置上確有一島,標註為「大琉球」,這很可能就是當時認知的臺灣島。

  1582年臺灣島史上最早有記載的艾爾摩沙船難;1582年6月7日葡萄牙的帆船,滿載3百餘傳教士及工作人員,自稱澳門出發航向日本,當年7月16日航程120里格,於緯度25度半觸礁,他們稱觸礁處為小琉球而說Feromosa是在北方,據此推測,則Feromosa應非指臺灣,而是小琉球。

  呈現三個島的臺灣;曾經有一個階段的西方地圖將臺灣繪成三個島嶼,其中像是1596年荷蘭航海家Linschoten繪製的〈中華領土及海岸線精確海圖〉即為一例,圖中今之琉球標示為大琉球,臺灣部分則呈現三島現象,標為小琉球(Lequeo pequeno),很明顯的是在北回歸線的位置,其北邊則標為Fermosa島。這情況直至1625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派員環島航行實測臺灣地形後,始確立臺灣為單島的形式。

  至清康熙年間,皇帝號令測量清領土地,1721年起,命9名耶穌會士測量全國領土,這也是中國首次動用國家力量以三角測量的繪圖技術完成的全國地圖,動員的規模之大堪稱世界之最;此套圖名為《皇輿全覽圖》,計總圖1幅、分省32幅。其中在1714年,耶穌會士馮秉正(De Mailla)等3人於4月18至5月20日計33天,前赴臺灣實測,完成臺灣西部由南而北之測量。含澎湖共測得7個經緯度點與64處地名,圖中所見西部沿山標有「Limites」(境界),而臺灣東部因未進入實測,故而以留白處理,顯得相當特別而有趣,其中含藏的訊息,還值得吾人進一步探究。

  至於中國式山水畫法的地圖,演講中舉出清乾隆年間繪製的〈民番界址圖〉長卷,最為人熟知的便是中研院史語所收藏的紅藍線圖版本,而其他類似者,據知應有20餘幅。在乾隆20(1755)年至乾隆26(1701)年間,有閩浙總督楊廷章曾兩次奏請釐番界的紀錄,隨之而有〈民番界址圖〉的產生;從圖中可以看到臺灣西部之地理訊息相當豐富,東部後山(包括中央山脈及東部)則少有所知。而由官方所啟動的地圖繪製工程浩大,必須有國家的政策來支持,在功能上,可做土地、人民及資源之控制,並有國防戰略方面讀重大意義。此種地圖中繪製地貌、山川、海防、交通、官府、聚落、平埔或山區原住民部落外,另繪有民番界址的紅藍線、生熟番、界址界碑、隘口等,自然與人文訊息等非常豐富。

  以上是本場演講關於古地圖中談到的臺灣歷史,透過講座魏德文先生深入淺出的解析,並搭配其豐富的地圖收藏,讓演講跳脫既往我們界定臺灣歷史的框架,也藉由地圖引領,與會者也都聽到有別於文字史料的精闢分析。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 :張鴻銘
行 政 指 導:劉澤民
總 編 輯 :王希智
執 行 編 輯:黃淑惠
編 輯 小 組:蕭碧珍 林志祥 李澍奕 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