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新書出版

圖1:《臺灣文獻》第66卷第2期封面
圖1:《臺灣文獻》第66卷第2期封面

《臺灣文獻》季刊66卷2期發行

  《臺灣文獻》季刊66卷2期已發行,歡迎有興趣研讀我國近代史、臺灣史、平埔族群史、臺灣習俗暨文化產業之社會大眾、專家、學者、學生參研,本期《臺灣文獻》季刊刊載【研究論文】5篇、【田野調查與史料介紹】1篇。

  【研究論文】5篇,〈臺灣儒學與書院的藏書:以清代方志為中心〉作者林慶弧,本篇文章透過清代纂修的臺灣方志,探討官方成立的儒學,公立或私立的書院典藏圖書的情形。對於儒學藏書的記載,作者發現僅有《重修臺灣縣志》、《續修臺灣縣志》、《彰化縣志》、《淡水廳志》這四部方志記載藏書目錄,儒學的藏書種類並不多元、數量也不豐富。早期的藏書是以科舉考試為主,後期則增加許多集部的書籍,雖然有書目可供稽查,但關於儒學的圖書管理模式,則付之闕如。

  唯一記載清代臺灣的書院藏書紀錄的是《噶瑪蘭廳志》,仰山書院的藏書不但一一條列書目,還針對書籍的版本作完整的說明,是清代臺灣其他的方志藏書目錄所僅見。其他各地書院的藏書僅有文學方式的敘述,缺乏詳細的完整紀錄。最後從清代方志的藏書紀錄中,得知臺灣在清朝統治時期的文教發展,明顯處於邊陲地帶的落後情形,整體文化與教育事業較不發達。

  〈迷霧中的緋櫻:1930年霧社事件的再探析〉作者邱雅芳,從中村地平1939年發表的〈霧之蕃社〉中,認為是第1篇直接以霧社事件為主體的小說,中村來臺旅行中結識了鎮壓霧社事件的臺中州知事水越一幸,得知1930年霧社事件的始末,進而成為小說題材。分析小說的書寫立場,敘事立場基本上完全參照總督府所發表的官方資料,可以說是一篇依循大歷史的再現文本。〈霧之蕃社〉所展現的歷史觀點,是屬於男性與殖民者的,而小說中的原住民女性則是受到貶抑的形象。

  本文研究動機企圖釐清〈霧之蕃社〉的敘事脈絡與出場人物,進一步探討霧社事件的歷史真相。藉由在這個事件存活下來的原住民女性花岡初子,透過她的命名史Obin Tadao、高山初子、花岡初子、中山初子、高彩雲,分析殖民者/男性在她生命歷程中所烙印的痕跡。本文研究指出,霧社事件各種相關文本之間存在著大敘述與小敘述的歷史辯證。當這些文本並置對照時,歷史迷霧足以漸漸散開,而霧社事件的歷史真相,將會顯現更多一些。

  〈近代日本海軍無線電通信技術發展與三大無線電信所之設置:以臺灣鳳山無線電信所為中心的探討〉作者顧超光,認為臺灣通信科技的發展最初是以有線電通信作為島內與外地的聯繫,其後才進一步發展到無線電通信。本文探討日本海軍在臺灣建設無線電通信設施的歷程,以及南進、西進軍事戰略的前置規劃與無線電通信應用的關聯。日俄戰爭後,歐美諸國的無線電通信顯著地進展,日本也積極投入無線電通信的研究,特別是配合日本海軍艦艇的軍事行動,而有長距離無線電通信的需求。在此情勢之下,研究發現日本海軍考量地理上南進與西進的戰略需求,借重德國的科技,依序建設3個大規模無線電信所於東京附近的船橋、臺灣南部的鳳山,以及佐世保的針尾。除了3大無線電信所的通信設施探討,其中的鳳山無線電信所在軍事通信之外,也曾經與公眾電信結合,成為海上船舶及臺灣內地民間通信的備援方案。

  〈《金色夜叉》在戰後臺灣的傳播與在地化〉作者張詩勤,本文以日據時期風行的小說《金色夜叉》,戰後被臺灣各種媒體改編,一直持續了整個20世紀。作者藉由考察臺灣戰後的報章雜誌等史料,瞭解《金色夜叉》在戰後傳播與改編的軌跡。

  作者先藉由《金色夜叉》各種電影版本的上映,提出以大映版《金色夜叉》為主的日本電影在戰後臺灣產生影響的過程。接著簡述戰後5個《金色夜叉》小說中譯本的出版狀況。由上述電影及小說的出現勾勒《金色夜叉》在戰後臺灣的整體傳播情形。再者,透過1963年臺語片《金色夜叉》、1966年臺語歌〈銀色夜叉〉、1971年臺語歌〈金色夜叉〉、1997年臺語連續劇《金色夜叉》等改編作,探討《金色夜叉》在戰後如何被改編為符合大眾文化且具有臺灣性格的文本《金色夜叉》。一方面因其通俗性受到歡迎,另一方面也寄託了改編者對臺灣社會與歷史的思考。

  〈當代原住民身份認同之研究:以苗栗後壠社、新港社為例〉作者劉俊雄,本文以苗栗後壠社、新港社族群,仿漢人公媽牌與族譜書寫兩種的再現,檢視原住民行動者尋求身份認同過程採取多元、差異的實踐策略。原住民模仿漢人公媽牌,形制上採用閩人、客家及日本神龕等多元形制,內容包含「番」名、未婚女性及漢姓同時並存的同中求異策略。家族譜的書寫文類仿漢人追本溯源,先祖包括原住民及中國原鄉漢人的認同,書寫內容同時保留獨特種族、儀式及習俗等原住民語彙等。本文企圖藉由公媽牌的象徵及族譜書寫的分析,說明臺灣原住民尋求身份認同過程,反思身份認同與文化、種族(族群)、社會等範疇的區分。

  【田野調查與史料介紹】1篇,〈從史料、地名與常民生活中談臺灣的槺榔〉作者何孟侯,本文從歷史研究面向,來探討冰河時期已存在的孓遺植物-「臺灣海棗(俗稱槺榔)」,在這近三百餘年之間所發生的變遷。文中指出:「槺榔」屬棕櫚科,屬於臺灣原生植物,具有耐鹽、抗風及耐旱等特性,民國95年時,農委會林務局臺東林區管理處為了保留野外的原生態,遂在臺東縣海端鄉境設立「關山臺灣海棗自然保護區」,原屬適合臺灣環境的原生植物槺榔,現在卻淪為需要人為保育,歷經萬餘年風霜雪雨考驗的槺榔樹,現在竟幾乎成了野外的罕見植物。鑒於今人對於槺榔這種植物的陌生,作者現職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採集組專員,在翻檢文獻史料時,將時而可見的相關記載費心蒐錄,便在資料蒐集足夠之際,即著手做一整理。

  本文先從清代各時期方志、風俗圖與清初至臺灣割日後與主題相關的詩文等材料著手,呈現槺榔在這二百餘年史料記載中的分量;再至清末,西風東漸,隨著門戶開放,西方人士接踵抵達臺灣一探福爾摩沙的神秘面紗,也留下甚多的精彩紀錄,讓今人得看到百餘年前臺灣處處可見到的槺榔風貌。

  作者探討的內容有:從清領至日據期間的史料記載、19世紀中後期來臺之西方人士的紀錄、透過地名追索回顧其分佈及與漢人先民的連結,最後透過田野訪查,敘述與槺榔有關的傳統產業與民俗文化。

  《臺灣文獻》季刊66卷2期目錄:
  【研究論文】
.臺灣儒學與書院的藏書:以清代方志為中心/林慶弧
.迷霧中的緋櫻:1930年霧社事件的再探析/邱雅芳
.近代日本海軍無線電通信技術發展與三大無線電信所之設置:以臺灣鳳山無線電信所為中心的探討/顧超光
.《金色夜叉》在戰後臺灣的傳播與在地化/張詩勤
.當代原住民身份認同之研究:以苗栗後壠社、新港社為例/劉俊雄
  【田野調查與史料介紹】
.從史料、地名與常民生活中談臺灣的槺榔/何孟侯

本期《臺灣文獻》季刊售價工本費新臺幣200元,展售處:
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臺北市松江路209號1樓 02-25180207
http://www.govbooks.com.tw
五南文化廣場臺中總店 臺中市中山路6號(火車站旁)04-22260330 http//www.wunanbooks.com.tw
另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史蹟大樓1樓販賣部,亦可購得本館出版之各類書籍,地址:南投縣南投市中興新村光明1路256號,電話049-2316881轉168,歡迎讀者洽購。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 :張鴻銘
行 政 指 導:劉澤民
總 編 輯 :王希智
執 行 編 輯:黃淑惠
編 輯 小 組:蕭碧珍 林志祥 李澍奕 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