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臺灣人‧臺灣事

圖1:蔡廷蘭塑像(位在澎湖蔡氏宗祠前)
圖1:蔡廷蘭塑像(位在澎湖蔡氏宗祠前)

談澎湖進士蔡廷蘭

文/林文龍/本館編輯組研究員

  科舉考試的最終目標是中進士、點狀元。臺灣無狀元福份,考上進士已經是祖上積德了。論考取進士先後,全臺性的有「開臺進士」,雖然有過些許爭議,竹塹進士鄭用錫算是實至名歸。而地區性的排名,另外有「開澎進士」蔡廷蘭與「開蘭進士」楊士芳,都是頭角崢嶸科舉人物。
  
  有人說,科舉考試除了真才實學,還要憑藉著幾分考運,甚至是老天爺的庇佑,「開澎進士」蔡廷蘭在參加福建鄉試碰上颱風,漂流越南,經歷九死一生,最後考取舉人、進士,是臺灣科舉史上的傳奇故事。

  蔡廷蘭是清代澎湖的唯一進士,光緒《澎湖廳志》有其傳記,首段便說:「蔡廷蘭,字香祖,學者稱秋園先生。父培華,別有傳。廷蘭幼穎異,五歲讀書倍常童,八歲能文,十三補弟子員,屢試輒冠其曹。旋食餼,名藉甚;澎之廉吏蔣鏞尤愛重之。」由此可知蔡廷蘭是讀書的天才。《廳志》說他5歲讀書,背誦超過一般學童好幾倍,8歲便能寫科場應試的八股文,13歲考上秀才,這實在是很驚人的紀錄。一般來說,志在舉業的學童6歲就學,須經10年寒窗,接受完整科舉教育,再參加歲試、科試,都已16、7歲了。

  13歲考上秀才,幾乎是破天荒,在澎湖可能絕無僅有,在臺灣恐怕也是難得一見,《廳志》傳記會刻意標榜,其故在此。在日據時期,民間還流傳雙頭掛(亦作雙頭跨,今馬公市興仁里)蔡家大門長年貼著一副門聯:「六歲能文澎少有;十齡進學郡週知。」「六歲能文」,比《廳志》所記早了兩年。「十齡進學」,可能遷就對聯形式,只是個約數。

  再說《廳志》提到蔡廷蘭之父,說是:「父培華,別有傳」,《廳志》的確有蔡培華傳,蔡培華原籍金門,文章滿腹,卻窮得無以養親,只好屈就為澎湖廳署的小吏。這時的澎湖通判是朱國垣,朱很欣賞蔡培華文采,給了一筆豐厚酬勞,令他歸就儒業。於是半耕半讀,「晝出秉耒,夜操卷達旦」,偕族弟蔡元宗共讀,蔡元宗考取秀才,蔡培華年紀已老,仍孜孜不倦,潦倒不堪。教子廷蘭,13歲先其父考入臺灣府學庠生,蔡培華至69歲,終於考上秀才。

  由於蔡廷蘭稚齡進學,轟動全臺,後來又考取進士,地方尚難免會流傳風水之說,蔡培華傳有段記事:「親既歿,孺慕不衰。有富人出數百金欲附葬母塚,戒術者紿之曰:『而能從吾,當有以報;不然,此地於子且不利!』培華盛氣曰:『是謂我不丈夫也,吾豈以親墳圖富厚者?』力卻之,窮益甚。」意指蔡培華葬母處為風水寶地,富人也想分一杯羹,遭到拒絕。當然在古早年代,許多人便會聯想到蔡廷蘭的科舉發跡,而抹煞其向學的勤苦。

  廷蘭進郡庠學後,其才氣橫溢,很快便「屢試輒冠其曹,旋食餼」,成了大名鼎鼎的廩膳生,很受到澎湖通判蔣鏞的器重。道光12(1832)年,澎湖的一場饑荒,廷蘭賦詩請賑,更因此受知於奉檄勘賑的興泉永道周凱。周凱抵澎勘賑,蔡廷蘭賦詩以進,備陳災黎窮困狀,周凱大加稱賞,這段期間,蔡廷蘭恰有臺灣應科試之行,臨別周凱贈〈送蔡生臺灣小試〉:
  「海外英才今見之,如君始可與言詩。志高元幹空流輩,文愧昌黎敢說師!大木定邀宗匠斲(謂平遠山觀察),小疵先把俗情醫。島中相贈無長物,聊解春裘作饋遺。

  道光14(1834)年,蔡廷蘭主講臺灣的引心書院。次年,鄉試失利而歸,在金門海面遭到颱風,船飄流十晝夜,抵越南思義府的菜芹汛,後由陸路返閩,再回到臺灣。這段驚險之旅,前後共4個月,歷經萬餘里,因見聞所及,寫成《海南雜著》一書。17(1837)年,考取拔貢,同年聯捷為舉人。主講臺灣府崇文書院,兼引心、文石兩書院。24(1844)年,登進士第,以知縣即用分發江西。29(1849)年4月,補峽江縣。咸豐2(1852)年7月卸任。充江西鄉試同考官,9月署南昌水利同知,10月卸事。3(1853)年回峽江任,5(1855)年8月卸事。6(1856)年9月,又委署豐城縣,所至均有惠政。時太平軍進犯,土匪焚掠,蔡氏籌辦團練,屢退寇患。以防堵出力,巡撫耆齡保升同知。9(1859)年3月,在任病故,年僅59,結束其璀璨的一生,也留下不少詩文作品,以及文物古蹟供後人憑弔。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 :張鴻銘
行 政 指 導:劉澤民
總 編 輯 :王希智
執 行 編 輯:黃淑惠
編 輯 小 組:蕭碧珍 林志祥 李澍奕 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