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俗文物小常識
圖1:忠魂塔碑
忠魂塔碑-新竹縣五峰鄉拓碑紀事
文/ 黃啟泰 /本館採集組辦事員
忠魂塔碑(如圖1)位於新竹縣五峰鄉花園國小竹林分校後山坡上,碑體三面分別鐫刻「忠魂塔」、「警部水野義一外巡查五名警手四名」,以及「昭和十二年九月二十三日建立」等碑文,碑體為水泥材質,尖頂方柱身,碑座為水泥基座,因係露天放置,碑體現況除原本破損處外,已有多處裂縫並長滿青苔。據花園國小竹林分校江憲東老師表示,此碑原係倒在現址旁且無水泥基座,現況係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協助後重新豎立。
本碑現址,位於日據時代タコナン(音:他苦蘭)社所在區域,明治、大正年間設有タコナン隘勇監督所,依據臺灣日日新報報導,大正2(1913)年2月28日タコナン監督所轄區鐵條網下地雷,因凶蕃(引用當時用語)利用濃霧侵入而引爆,警部水野義一率所屬巡查隘勇9名赴當地查看。又依據臺灣警察遺芳錄資料,同年5月15日,水野義一於監督所附近監督埋設地雷時,因地雷爆發負傷,延至18日死亡。
本忠魂塔碑有2點疑義有待釐清,一是該碑是否紀念大正2(1913)年地雷爆發事件?若是,則其立碑年代是否為昭和12(1937)年?下文就此作初步判斷:
本碑是否紀念大正2(1913)年5月的地雷爆發事件?經查臺灣總督府職員錄,明治至昭和年間,依地緣關係尋找,僅明治39至45(1906-1912)年於新竹廳所屬有水野義一(參閱文末簡歷),該員於明治45(1912)年任職新竹廳樹杞林支廳警部,且碑文所記「巡查5名警手4名」,與日日新報所述大正2(1913)年2月28日水野義一率「巡查隘勇9名」,人數相同。人物符合,故本碑應係紀念大正2(1913)年5月15日地雷爆發導致水野義一等人身亡之事件無誤。
本碑是否立於昭和年間?依據大正2(1913)年發布之「警手規程」,凡內地人(日本人)之隘勇悉改稱警手,其他則仍稱隘勇;至1920年時,隘勇始一律稱為警手。碑文中稱「警手」,若在1913至1920年間,則該碑所指全為內地人隘勇,而內地人隘勇一向佔少數,因此這項可能性很小,因此本碑應立於1920年以後,因此該碑於昭和12(1937)年建立,應屬可信,只是為何延宕24年始立碑紀念?尚未發現相關文獻可資解釋。
水野義一簡歷:
日本富山縣上新川郡平民,享年39歲,入祀建功神社。
明治36年:臺灣總督府警察官及司獄官練習所第四回乙科畢業
明治39年:新竹廳巡查
明治40年:新竹廳新埔支廳警部補
明治41年:新竹廳新埔支廳警部補
明治42年:新竹廳警務課警部補
明治43年:新竹廳警務課警部補
明治44年:新竹廳警務課警部補
明治45年:新竹廳樹杞林支廳警部
大正2年:卒於5月18日,敘勳七等授青色桐葉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