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館務訊息

圖1:第1場次主講人蔡錦堂教授
圖1:第1場次主講人蔡錦堂教授

「臺灣光復70週年系列專題演講」演講紀實-104.10.2、8、16、22

  本(104)年適逢臺灣光復70週年,本館在10月2日(星期五)、8日(星期四)、16日(星期五)、22日(星期四),分別安排4場「臺灣光復70週年系列專題演講」;從教育、經濟、社會、宗教等面向,探討兩個時代的變遷與發展,記錄與探討臺灣庶民的生命力及其發展史,為臺灣歷史研究、社會發展提供多元的思維觀點。

  第一場次,10月2日下午2時,於本館文物大樓簡報室,邀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蔡錦堂教授,主講:「日本時代的菁英養成教育及對臺灣社會的影響」。講座由張鴻銘館長主持,計有國史館呂芳上館長、葉飛鴻副館長,及來賓等約110人參加。

  蔡教授是日本國立筑波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科文學博士,曾任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所長、臺灣歷史學會理事長,專長臺灣近代史、教育史、宗教史及日本近代史、文化史,著有《戰爭體制下的臺灣》、《日本帝国主義下臺湾の宗教政策》、《從神社到忠烈祠—臺灣「國家宗祀」的轉換》等,尤其對日治時期教育極有研究與發表,曾發表〈日本治臺後半期的「奢侈品」-臺北高等學校與近代菁英的誕生〉等論文。

  本次演講,主要比較日本明治維新後菁英養成教育,和實施於臺灣的菁英教育差異,以及對社會結構的影響。

  日本明治維新後菁英養成教育,在日俄戰爭後,推動「全民皆學」義務教育,受教育比例高達98%,同時大力實行派遣留學生出國,與大量聘用「御雇外國人教師」的政策,快速文明化;全國38所高等學校(舊制),畢業生可直升9所帝國大學,私立大學如應慶、早稻田等也紛紛設立;這樣的高等教育系統興起,培養菁英中的菁英,透過官吏、律師等社會菁英養成,由地方分權,走向中央集權,深深影響日本領導及社會結構。

  「菁英養成」教育對應到當時的殖民地「臺灣」,則有著差別待遇與不完整體制。初期設置如醫學專門學校、師範教育學校,以養成地方開業醫生及公學校教師,培育地方基層仕紳人才;到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臺北帝國大學等設立,臺灣才真正有高等教育人才菁英教育。

  蔡教授並以「臺北高等學校」為例,說明菁英養成階段教育,學校自由、自治、兼具通識教養及著重外語培養國際見識的學風。當時養成的臺灣菁英,如李登輝、戴炎輝、劉濶才、洪壽南、周百鍊、林金生、楊基銓、許子秋、施純仁、黃啟瑞、蔡章麟、辜振甫、辜寬敏、林挺生、邱永漢、王育德、曹欽源、吳守禮、黃得時、張漢裕、魏火曜、李鎮源、楊華玉、彭明聰、宋瑞樓、歐陽兆和、杜詩綿、陳五福、江萬煊、黃伯超……等等,分別在政治、醫學、法律、教育、財經、文學等各界,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並且在戰後,從地方仕紳階層,成為國家中央層級領導階層,對光復後臺灣的發展,有重大影響。

  第二場次,本館與國立中正大學合辦,10月8日(星期四)下午2時,於國立中正大學文學院演講廳,邀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張素玢所長,主講:「後『米糖』時代的農業盤整」。講座由張鴻銘館長主持,計有中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楊維真所長、同學及來賓等,約100人參加。

  主講人張素玢所長是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專長臺灣區域研究、地方史志、農業經濟史及環境史等,論著有《濁水溪300年—歷史• 社會• 環境》、《臺灣的日本農業移民— 以官營移民為中心》、《桃園縣平埔族調查與研究》、《臺灣原住民史—平埔族史篇(北)》、《苗栗縣鯉魚潭巴宰族史暨古文書彙編》、《茂林國家風景區排灣人文采風調查計畫》(歷史篇)、《桃園民居》(蘆竹、平鎮部分)、《北斗鎮志》(開發篇)、《二水鄉志》(開發篇)、《二林鎮志》(經濟篇)等等。

  稻米與蔗糖曾經是臺灣最重要的作物,日據時期臺灣稻米與甘蔗的種植廣大,甚至有互相競爭農作地的現象;但當臺灣蔗糖失去國際競爭力、稻米生產過剩、糧價長期低迷以後,所謂的「米糖經濟」急轉直下。本次演講就是以濁水溪沖積扇平原為研究空間,探討1960~2010年,蔗作與稻作開始衰微之後的農業變遷。

  張所長指出,「後米糖時代」的濁水溪沖積扇平原,農業技術提升,產量增加,在政治、經濟、社會、軍事等多空交戰之下,從收購政策到鼓勵休耕補助,農友紛紛嘗試轉作,土地運用促使作物栽培朝向異質性發展,農業景觀開始產生極大的改變,稻田或蔗田開始轉變成多樣的農田景觀。而蔗作與稻作釋放出來的耕種面積,形成蔬菜、果品、園藝等三大版圖。大致上,濁水溪北岸為稻作替代,南岸為蔗作替代,北岸的變化的速度與多樣性又高於南岸。北岸陸續種植蘆筍、洋菇、釀酒葡萄、鮮食葡萄、花卉,南岸生產蔬菜。1960-1970年代,作物生產質量甚至在國際交易市場名列前矛,與世界經濟體系產生微妙依賴關係。1980年代以後,濁水溪兩岸的農業生產,則在國內產銷市場具有極高的重要性,並在當地造就果菜(西螺)與花卉(田尾)、牛羊(溪湖)三大農產拍賣市場。

  米作、蔗作雙元中心的農業發展解體以後,濁水溪沖積扇除了農業盤整、生產分化以外,也面臨勞動者老化,以及工業搶奪水源、農業人力外流、大型工業區新建擴建、家庭工廠林立,工業高度化滲透,衍生密集性高汙染,直接產生對農業資源的侵奪和威脅等,「工農相剋」成為目前面臨的嚴重課題,期望能藉這次演講,提醒大家深思並更關切我們生長生活的土地。

  第三場次,本館與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合辦,10月16日(星期五)下午2時,於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國際會議廳,邀請監察院孫大川副院長,主講:「臺灣給世界的禮物-跨越兩個時代的原住民觀點」。講座由公共資訊圖書館劉採琼副館長主持,來賓計約211人參加。

  主講人監察院孫大川副院長是臺東卑南族人。曾任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總統府國策顧問。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文學碩士、比利時魯汶大學漢學碩士,曾經任教於清華大學、政治大學,並擔任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所長兼民族語言傳播學系系主任。論作極多,除創辦「原住民的、文學的、藝術的、文化的、世界的」標竿「山海文化雜誌社」外,著有《久久酒一次》、《山海世界—臺灣原住民心靈世界的摹寫》、《夾縫中的族群建構—臺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BaLiwakes,跨時代傳唱的部落音符—卑南族音樂靈魂陸森寳》,主編《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中英對照系列叢書、《臺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等等,對原住民族文學研究推廣,不遺餘力。

  孫副院長認為,臺灣是個瑰寶,身為南島語系各族群的發源地,擁有豐富的地理環境、自然景觀資源,多樣性物種與多元族群文化;臺灣原住民各族群依其分布的地理環境與人文特色,更發展出獨特的文化面貌的珍貴文化資產。除了原住民族,不同時期入住的漢人和新住民,不同的族群、經歷,交錯發展出多元文化的社會,豐潤臺灣的文化和歷史。

  孫副院長透過民族的觀察,以跨越兩個世代的原住民觀點,闡述臺灣給世界的四個禮物,包括「民主中國的標竿」、「捍衛第一自然」、「禮樂精神」以及「海洋的敞開性」。分別從歷史、文化、語言等各面向的角度,講述臺灣的民主發展、多元文化主體性及人權鞏固的歷程;重新發掘原住民族與大自然共生共存的智慧與文化,省思空間對時間的承諾,環境與永續發展議題;從心審視各族群豐富多樣的文化禮俗、傳統祭典儀式,找回即將消失的禮樂精神與榮耀;再次敞開與海洋歷史空間的關係,嘗試思考連結發展新的亞洲意識和建立區域歸屬與秩序;這些都是臺灣原住民給臺灣的禮物,也是臺灣給世界的禮物。也希望透過認識和了解給世界的四個禮物,喚起民眾尊重不同世代的歷史經驗、歷史定位和認同,確實增進不同族群間的包容與和諧,共同為未來努力。

  第四場次,本館與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合辦,10月22日(星期四)下午2時,於國立中興大學文學院演講廳,邀請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王志宇教授,主講:「日據到戰後臺灣民間教派的變遷」,講座由張鴻銘館長主持,計有中興大學歷史學系李君山主任、同學及來賓等,約179人參加。

  主講人王志宇教授,文化大學史學博士。專長臺灣史、臺灣宗教史、方志學;曾任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所長、臺灣古文書學會理事長。論作極多,著力於臺灣地方史研究推廣,著有《臺灣的恩主公信仰》、《寺廟與村落—臺灣漢人社會的歷史文化觀察》、《閩臺神靈與社會》、《苑裡慈和宮誌》等等,並參與中部地區《竹山鎮志》、《苑裡鎮志》、《外埔鄉誌》、《大里市史》、《臺中市志》各分篇纂修。

  民間教派又稱民間宗教,為臺灣地區蓬勃發展的宗教,這些民間教派以三教合一或五教合一的信仰體系為基礎,與民間信仰關係密切,因此也在多神信仰的臺灣社會發展的相當良好。日據時期,民間教派受到日人統治的刺激下,促成儒宗神教的產生和鸞堂的成長;戰後隨著政府遷臺,大陸的民間教派也到臺灣發展,如一貫道、道院、天德教等皆是。

  王教授以鸞堂、儒宗神教到中國儒教會的發展為中心,兼及不同教派的比較,說明日據以來的臺灣民間教派的發展與興衰。這些民間教派的發展與政治和社會環境有關,發展的興衰強弱則與本身的教義與組織等的關係密切。

  王教授特別以鸞堂發展為例,探究其在日據時期興盛與光復後沒落的情形及原因,說明其複雜多元流派來源、重要乩手與三恩主系統崇拜、在臺期間的整合與轉型發展、及民國89年結合相關鸞堂及寺廟成立的「中國儒教會」組織等。以史學與民俗研究的觀點,揭開臺灣鸞堂神秘的面紗,介紹鸞堂歷史。

  鸞堂以勸化教善為目的,扶鸞所現詩文甚有印製成鸞書,廣為流傳勸善。扶鸞是人神溝通的方式之一,大致包括接駕、請神和送駕三個階段,有一定的規矩、流程。王教授特別撥放問事扶乩田野紀錄影片,詳細介紹在雲林斗南宗教博覽會、豐原寶德大道院等扶鸞儀式、過程、相關文物等,至為難得一見。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 :劉澤民 總 編 輯:王希智 執行編輯 :黃淑惠 編輯小組 :蕭碧珍 林志祥 李澍奕 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