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悅讀檔案

000000110100050樺山資紀研擬統治臺灣基本法令-臺灣總督府條例上報內閣
000000110100050樺山資紀研擬統治臺灣基本法令-臺灣總督府條例上報內閣

首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

文/陳文添-本館整理組研究員

  日本明治時期,軍人的出路甚廣,轉往政界發展的人物不在少數,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亦屬其中的一位。雖經歷顯赫,只是他似乎特別直率、急性子,所以留下來的軼聞亦相當之多。

  樺山資紀1837年12月出生於今日本鹿兒島縣武士家庭,原姓橋口,和總督府第一任財務部長兼殖產部長,也是第二任台北縣知事的橋口文藏是族親。於27歲時入贅樺山家為樺山家繼承人後才改姓樺山。在改姓之年因上一年在神奈川縣發生『生麥事件』,鹿兒島藩士殺死及殺傷闖越該藩武士隊伍的英國人,之後又拒不和英國交涉,英國乃派出軍艦轟擊鹿兒島,鹿兒島藩亦還擊。樺山資紀身為藩士,自亦參加此雙方互有死傷的防禦作戰。

  之後他隨同藩主到京都,當時情勢複雜,但在鹿兒島藩和山口藩,亦即薩摩藩、長州藩聯手合作『倒幕』之後,在京都地方幕、藩尖銳對立。曾有薩摩藩藩士前田及指宿兩人遇上幕府巡邏隊,前田逃走,留下指宿和對方作戰而戰死。在指宿的喪禮上,樺山要前田最先燒香,在拜伏棺木時,他閃電式拔刀砍下前田首級滾入棺中,激烈顯現他鄙視卑怯者的性格。及維新戰事爆發,他也參與戰爭,轉戰日本東北各地。

  在1871年發生『牡丹社事件』之時,他剛好駐防在鹿兒島,聞訊後積極行動,希望促成日本派兵,是屬主戰的鷹派。他從1872年7月到 1874年12月,也就是聽聞牡丹社事件發生後就上京都,一直到事件結束,他隨日本軍隊從台灣南部回到長崎的行動,他都留下相當完整的紀錄,此紀錄他以『台灣記事』命名,且已正式出版。因此可得知他曾在1873年8月下旬及1874年3月上旬來台灣進行調查。最早他上京就曾提出派探險隊到台灣蕃地之意見書,之後日政府乃派他到清國及台灣。1873年8月23日他由淡水進入台灣,接著由海路抵蘇澳,曾於南方澳處會見原住民,也所以日後在1925年蘇澳郡守藤崎濟之助曾為此事立了紀念碑,碑文由當時的台北州知事高田富藏撰寫。第2次則是在1874年乘坐軍艦春日號到打狗(今高雄),先查看東港、枋寮、車城、社寮、大香坊、楓港諸地方後回打狗。接著北行到安平、台南,再接著乘轎以前後13天經台灣西部抵淡水。於北部得悉日本已派兵來台,乃乘轎以9天時間,由艋舺趕回打狗再赴社寮,接著赴西鄉從道本營(司令部),參與進攻作戰後回國。緊接著又奉派赴北京協助日本談判代表柳原前光、大久保利通。俟日清達成協議,乃和大久保氏來台灣南部,之後才和敕使東久世通禧返國。兩次台灣之行陪同人員之中即有日後隨樺山來總督府任職的民政局長水野遵、台北縣知事田中綱常、台灣民政支部長兒玉利國等日後高級官員。

  及至1877年西南戰爭爆發時,他適任熊本鎮台(師團)參謀長兼衛戌司令官,在熊本城和西鄉隆盛率領的武士集團展開激戰,讓西鄉感嘆:『守將雖是谷干城,但因參謀長是樺山,熊本城才不容易攻陷。』戰役結束,改任禁衛幕僚參謀長等職,甚且以軍人之身兼任警視總監(首都警察局長)。1883年因同鄉人西鄉從道之請,改往海軍任職。1890年5月,繼西鄉從道之後轉任海軍大臣。隔年由在野黨控制的議會,大幅刪減海軍造艦經費,受到刺激情緒失控的樺山海軍大臣竟在議會嘶喊:『你們說現在的政府是什麼藩閥政府、什麼不堪政府,保持國家安寧,保護四千萬國民的不就是這個政府嗎?』在預算會議上急呼:『反對刪減預算,就算要以大砲轟擊議會,也要讓預算通過。』造成議會秩序大亂,終致松方正義首相解散眾議院進行改選,後來更引發政府大幅介入選舉的醜聞,松方正義內閣辭職,他也離開軍職被編入預備役。

等到甲午戰爭即將爆發,他受命回歸現役,擔任海軍軍令部長。他雖是海軍軍令系統的首腦,但是法制化的戰時最高指揮機關-大本營中卻是以陸軍參謀總長計畫陸海軍大作戰,樺山自是抑鬱不樂。1894年9月7日清日黃海海戰爆發時,他竟然搭乘武裝船舶西京丸在戰列之外監看戰鬥實況,期借此鼓舞士氣。但海戰之時陷入清軍艦艇包圍之中,樺山已有戰死覺悟,經千辛萬難才脫離重圍。其勇氣雖有過人之處,卻讓現場實戰部隊之『浪速』艦長東鄉平八郎毫不留情指出樺山此舉阻撓艦隊整體作戰,讓軍艦多次停止射擊,暴露在清廷船艦攻擊之下。惟此役日方軍艦終於因速射砲發揮威力,取得勝利。

  戰爭結束後,日本取得鉅額賠款及台灣的領土主權。樺山在兩國講和期間代表海軍強硬主張無論如何要取得台灣、澎湖。故在1895年5月10日被任命為台灣總督兼陸海軍務司令官。幾乎當時日本所有的海軍艦艇都納入他的指揮,在沖繩中城灣和由遼東半島前來的近衛師團會合前再來台灣。
在1895年6月2日在基隆外海和清廷代表李經方完成無移交目錄的領土暨公有財產的移交,開日本統治台灣的端緒。

  惟他所制定統治台灣的法令-台灣總督府條例,因為準備設立海軍局、陸軍局,違反伊藤博文首相僅設立軍事部的訓令不同,內閣也毫不留情的將此法令打了回票。故初期統治台灣的組織編制,是遵照他本人核定的台灣總督府暫行條例,但不久就因軍事因素的考量,台灣總督府從1895年8月6日到隔年3月 31日改為軍事組織這種鎮壓抗日軍為主的軍事機構,日本再增派近衛師團長能久親王的同父異母弟伏見宮貞愛親王所率領的第四混成旅團以及乃木希典所率領的第二師團來台灣,並增設南進軍司令部,才在這年10月21日完成台灣全島形式上的平定。但近衛師團長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亦因之死於台南。

  除了軍事鎮壓外,總督府也從事建立行政組織、創立司法制度、教育制度、醫療制度、監獄制度以及防止傳染病、確立吸食鴉片的處理措施等。但在 1896年4月1日復行民政前,中央準備設拓殖務省,以監督台灣、北海道、沖繩各項政務,該省大臣竟是原來來台灣指揮攻打台灣南部反抗軍的台灣副總督也是原南進軍司令官高島鞆之助,原來的部下成了上司,高傲的樺山資紀心中的感受不難想像。加上在1896年元旦總督府所在地的台北城被反抗軍包圍的屈辱,難免他應該也有深沉的挫折感吧!1896年2月23日回國和中央進行有關統治台灣政策上的交涉,進展亦也不如預期,以後即滯留東京未再回任地,於1896年6 月2日就是正式離職轉任樞密顧問官。這年9月松方正義、大隈重信聯合組織內閣時,他受邀入閣任內務大臣。接著在1898年山縣有朋內閣時期擔任文部大臣,順應東京帝大的要求,初步和內務省、台灣總督府展開在今日溪頭設立東京帝大演習林的交涉。

  到了1916年總督府舉行台灣始政20週年紀念會時,曾邀請樺山資紀來台灣,距離他第一次來台灣進行調查已過四十寒暑了。同行人員有1895 年3月率混成支隊攻下澎湖島的比志島義輝中將,及1895年4月到廣島大本營處向樺山資紀進言台灣教育應採行措施,經樺山力邀來台灣從事教育開拓工作的伊澤修二,以及曾向樺山資紀進言應要求清廷割讓台灣的中村純九郎。他們參拜了台灣神社奉獻太刀,植紀念樹、赴陸軍墓地祭拜、訪問總督府,接著赴台南參拜能久親王遺跡所,接著到台中參拜台中神社,祭拜此處陸軍墓地,又再回台北參加芝山巖為殉難學務官員、死亡教育人員舉行的臨時祭典。九天的旅程讓他非常愉快而又滿足。之後因年事已高,並不常出席公開場合,到1922年2月高齡86歲的他因春寒罹流行性感冒而病故。

  據其獨生子樺山愛輔回憶道:在晚年的樺山資紀絕口不提幕末維新時期的任何功績,反而感嘆明治維新前後那些了不起的人物早早的就死了,包括自己留下來的都只是渣滓而已。應該也是本人對維新後成立的新政府各種怪現象的一種感懷。他的子孫都曾長期留學美國一流學府,對日本國際交流上卓有貢獻。其孫女白洲正子是日本有名的隨筆作家,嫁給出身英國劍橋大學的白洲次郎,此人在二次大戰結束後,擔任終戰聯絡中央事務局參與及次長職務,以曾當面斥責佔領日本的聯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側近人士而知名,原因是白洲次郎認為他們對天皇所送禮物在處理時態度不夠慎重有失禮數。戰敗國官員有此風骨,迄今仍為日本人所津津樂道。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著作財產權屬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發行人/謝嘉梁 行政指導/林金田 總編輯/蕭富隆 執行編輯/邱滿英 編輯小組 /邱滿英 林志祥 黃淑惠 鐘登崇 黃啟泰 蔣美貞 謝東勝 洪明河 吳致穎 吳冠錄 館址:54043南投市光明一路252號 電話:049-2316881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