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悅讀檔案

圖1:新竹廳提出官廟調查報告附冊社稷壇(《臺灣總督府檔案》000047420020049)
圖1:新竹廳提出官廟調查報告附冊社稷壇(《臺灣總督府檔案》000047420020049)

日治初期新竹廳之官廟(四)--社稷壇

文/溫國良/本館整理組研究員

  社稷壇,祭祀社稷時所用之祭壇。「社稷」一詞,意指國家。社,是社神,主管土地;稷,是稷神,主管五穀。由於古代農業對國家重要,中國歷代帝王皆極為重視祭祀社稷。祭祀社稷,通常由皇族主持,祈盼五穀豐登、國土太平。

  社稷壇,屬重要之禮制建築,於古代都城規劃設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按照《周禮.考工記》中「左祖右社」記載,歷代王朝均在都城建造太廟和社稷壇,二者分居左右;但具體位置不盡相同。元代都城大都的太廟在當時的齊化門(今朝陽門)內,社稷壇在平則門(今阜成門)內,雖也設在大內宮城的左右;但離皇城較遠。

  祭祀社稷的活動,各朝也不盡相同,分為分祭和合祭兩種方式。明朝以前的社稷壇,「社」、「稷」分開建壇,祭祀行禮也分開。至明洪武10(1377)年,太祖朱元璋認為「社」、「稷」固不可分,故讓禮官奏議,合社稷共為一壇。遵照洪武10(1377)年以後的制式,社稷壇即將「社」、「稷」合為一壇修建,即為今日所見之形制。

  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明治36(1903)年2月25日民總第846號照會函,通知各廳調查其轄下之官廟情形,新竹廳長里見義正於3月15日,就社稷壇之情形,以新總收第1337號之1函,陳報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如次:

社稷壇,直省、府、州、縣皆建之。蓋社祭五土、稷祭五穀者也。制為社神在右、稷神在左,異位同壇,壇之高二尺一寸、方二丈五尺。以春秋仲月(五月八月)上戊日為祭日,由當地長官掌之,有故,由次官攝之。在城之文武官皆與祭。眡割牲、省粢盛、紏儀、執事、贊相禮儀等之分掌,由學宮之弟子內選充。神牌,以木為之,塗以朱漆,其表青書,題某處某社、某稷之神,神位藏於城隍廟,至祭日,設壇祭之。主祭官於三日前齋戒,一日前省牲,治祭物,潔籩豆,掃除壇,設幕次於中門,獻官以下其多就宿於幕次。至當日,長官詣壇,行一跪三叩禮。(其儀式略之)雍正十(1732)年,直省、府、州、縣、衛所修建社稷壇及風雨雷神、山川、城隍壇,依定例遵行如式。乾隆三(1738)年,省會之地,總督、巡撫等率領司道文武等官,各按品級,照例文員列東班、武員列西班行禮。其府、州、縣之地,乃令知府或知州、知縣主祭。而本地之社稷壇為道光九(1829)年同知李慎彝所建,位於東門外土城內,坐北朝南,其高若干、方若干,均如制。山川壇位其右,先農壇亦位其右,廟坐一進,外加環牆,廟宇四十坪,地基五十坪,祀田二處。及明治二十八(1895)年,我軍入新竹,祭祀廢止中斷,成為陸軍之所用地。明治三十二(1899)年,歸新竹辦務署管理,今充作避病院使用。(依據淡水廳志、臺灣府志)而壇之收穀為每年該廟後之田租四圓、海豐庄之佃人游守級獻納租谷十九石二斗。

  由上可知,新竹廳社稷壇,因府而設,由當時之臺灣府淡水同知李慎彝建於道光9(1829)年,位於新竹東門外(註1)土城內。及明治28(1895)年,日軍入新竹,祭祀廢止中斷,成為陸軍用地。明治32(1899)年,歸新竹辦務署管理。明治36(1903)年,充作新竹避病院使用。然而,時至明治42(1909)年11月29日,則遭新竹廳長家永泰吉郎陳報臺灣總督府申請廢壇,惟原由未明。臺灣總督府本於臺灣舊有寺廟之建立、廢止、合併或遷移事宜,屬地方官廳之權責,由代理民政長官(註2)山田新一郎核定後,於明治42(1909)年12月15日,函覆新竹廳長可由其自行核處。自此之後,日治初期在臺灣總督府就全臺官廟調查中,唯一留存一座祭祀社稷之官廟--新竹社稷壇,便宣告消失在臺灣之歷史軌跡中。


註1:依據洪敏麟編著《臺灣舊地名之沿革 第二冊(上)》頁124記載:「新竹東門外,在新竹市街區之東北部,大約今中正路至國立新竹女中間,信義路以東至縱貫鐵路間的區域,包括育賢里全域,親仁里的南部,榮光里之北半部。一帶昔為新竹城之附廓,因在東門(迎曦門)之外,故得稱。」
註2:時任民政長官為大島久滿次,山田新一郎為總督官房參事官。

參考文獻:
1.「社寺廟宇ニシテ從來ヨリ官廟ニ屬スル分調查提出方ニ付各廳長ヘ照會ノ件」(1903年02月01日),〈明治三十六年十五年保存第二十二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4742002。
2.「廢廟ニ關シ新竹廳長ヘ通牒ノ件」(1909年12月15日),〈明治四十二年永久保存第三十六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1488012。
3.「社寺教務所說教所建立廢合手續ニ關スル件(府令第五九號)」(1899年07月11日),〈明治三十二年甲種永久保存第七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0354003。
4.洪敏麟編著,《臺灣舊地名之沿革 第二冊(上)》,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3。
5.溫國良編著,〈明治42年(1909)新竹廳社稷壇之廢止〉,《宗教系列4 日據時期臺灣舊有寺廟史料選編》,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5。
6.維基百科,〈社稷壇〉。資料檢索日期:2018年5月2日。網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社稷壇。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劉澤民
總 編 輯王希智
執行編輯黃淑惠
編輯小組鄭文文、鐘登崇、李澍奕、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