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悅讀檔案

圖1:「媽祖供奉員暴行事件」(1910年01月01日),〈自明治三十七年至明治四十三年刑事ニ關スルモノ〉,《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11118061。
圖1:「媽祖供奉員暴行事件」(1910年01月01日),〈自明治三十七年至明治四十三年刑事ニ關スルモノ〉,《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11118061。

迎神大亂鬥

文/張家榮/本館整理組編纂

  宗教在信仰者心中因具有至高位階,當遇外在環境變化時,也容易產生抗拒,進而引發衝突。

  在日治時期,迎神遶境中的衝突,時有所聞,並見諸於報紙報導,例如嘉義、臺北、朴子迎神時,即有獅陣因行禮、讓路等問題,發生獅陣間相互鬥毆(註1)。因此,昭和6(1931)年嘉義警察署在嘉義城隍遶境前,便預先召集嘉義市中獅陣教師,要求切結保證,不生事端(註2),甚至,擔心日後不良份子拿獅陣武器去鬧事鬥毆,北斗郡警察課更在媽祖遶境後沒收獅陣全部武器(註3)。

  而且日臺民情風俗不同,對宗教活動認知差異,致引發衝突,亦有所見,例如明治29-30(1896-1897)年間鼠疫在臺灣大流行,新莊、三重、新竹等地,即有迎神活動,以祈求疫病袪除(註4)。鹿港地區,遇有疫病,一向有暗訪習俗,許多宗教儀式亦在夜間舉行,鼠疫發生,也「每夜迎神逐疫」。剛開始時,日本官方並不特別限制,但後來在下三塊厝庄(今彰化縣溪湖鎮境內)屢傳盜匪事件,駐鹿港憲兵隊即飭令「夜間毋再亂鳴鑼鼓」,不料,有一晚街民又再度迎神,經過憲兵隊前,仍依例鳴鑼擊鼓,日本憲兵即「執杖擊逐」,所幸,這次事件「各人奔散,委神輿於路側」,沒有造成大規模衝突(註5)。

  然而一般而言,這些迎神事端,大都屬地方糾紛,既無官署毀壞情事,和主要推動政策亦無重要關係,因此,甚難見於臺灣總督府檔案。但其中有件「媽祖供奉員暴行事件」,在臺灣總督府檔案中被保留下來(註6)。

  該事件同樣見諸於《臺灣日日新報》(註7),從檔案與這些報導中可以得知,明治45(1912)年五媽會至北港進香,於5月6日(農曆3月20日)離開北港,隨行約三、四十頂轎子,信眾數萬人,8日經蓮花池庄(今彰化縣大村鄉村上村、美港村),遇修橋工事,工人高橋庄吉、宮島外良雄等要求進香隊伍改道臨時便橋,禁止由本橋通過,引起部分進香者不滿,於是雙方爆發衝突,工人寡不敵眾,宮島外良雄頭部受創,紛紛跑到蓮花池派出所求救,進香者於是在派出所外投石鼓譟,等到員林支廳聞訊趕來救援,進香隊伍已進入彰化。

  事後,當局訊問五媽會董事,將24名進香者交由檢察官起訴,檢察官審閱後起訴15人,案件經三個多月審理,1人獲無罪,14人判懲役6月,拘留10日。

  值此進香盛期,近年衝突亦有所聞,回顧此一檔案,頗發人省思。

註1:〈獅陣鬧事〉,《臺灣日日新報》,1913年02月28日,版6、〈獅陣爭路相鬪〉,《臺灣 日日新報》,1920年05月15日,版6、〈朴子媽祖祭盛況 二日間之繞境行列賞級發表 獅陣鬧事幸不負傷〉,《臺灣日日新報》,1929年05月05日,版4。
註2:〈嘉義城隍祭典 臺北獅陣亦欲答禮燦行 署當局預先注意慮或生端〉,《臺灣日日新報》,夕刊,1931年09月10日,版4。
註3:〈北斗街迎媽祖誌盛 二日間觀衆四五百人 獅陣武器演後被沒收〉,《臺灣日日新報》,1935年06月04日,版4。
註4:〈新庄迎神〉,《臺灣新報》,1897年04月02日,版1、〈大帝游境〉,《臺灣新報》,1897年04月30日,版1、〈迎神禳疫〉,《臺灣新報》,1897年06月17日,版1。
註5:〈為民袪惑〉,《臺灣新報》,1897年06月25日,版1。
註6:「媽祖供奉員暴行事件」(1910年01月01日),〈自明治三十七年至明治四十三年刑事ニ關スルモノ〉,《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11118061。
註7:〈媽祖祭典鬧事〉,《臺灣日日新報》,1912年05月12日,版6、〈媽祖渡御の椿事 三千餘人の暴行强出所を毀し工夫を袋叩となす〉,1912年05月11日,版7。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劉澤民
總 編 輯王希智
執行編輯廖學恆
編輯小組張家榮、黃淑惠、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