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悅讀檔案

圖1:「蔡彬淮法務部通譯事務囑托ノ件」,典藏號00000111089
圖1:「蔡彬淮法務部通譯事務囑托ノ件」,典藏號00000111089

蔡章獻與臺北天文教育推廣

文/張家榮/本館整理組編纂

  自古,天文為中央職掌,地方政府無觀測星象之必要,例如上海租界徐家匯觀象臺,中外享有盛名,但二戰結束,國民政府即以「現我政府為維持國家主權起見」,由中央氣象局上海氣象臺接收(註1)。然而,戰後臺北市卻增設市立天文臺,後改制為天文科學教育館,編制人數眾多,相較過去天文為中央權責,現在卻呈現地方政府熱絡推廣。

  日治初期,臺灣總督府在臺灣各地設置觀測氣象的測候所,但當時氣象機構歸屬於通信機關,主要提供航海等交通事業氣象參考,及簡易時間觀測,其餘天文觀測並非測候所必要的法定業務。迄明治40(1907)年,各地測候所,尚無正式觀測天文的天測室設置(註2),直到4年後,大正元(1912)年,臺北測候所才籌備設置天測室,並購置子午儀等設備(註3),大約此時,總督府也開始編纂臺灣民曆。昭和13(1938)年,總督府氣象臺官制制定,其中明確指出:「天象觀測、曆書編製、時間測定、報時及時鐘檢定(註4),為氣象臺的職掌,至此,天象觀測,成為總督府氣象機構的法定任務。

  民國34(1945)年,國民政府接收臺灣,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設置氣象局,接收日治氣象臺業務,同時也發布「臺灣省氣象局組織規程」,其中第10條規定:「得設有天文臺」,但氣象局並未正式新設置天文臺,而是利用日治時期臺北公會堂天文臺設備設置。
  
  臺北公會堂天文臺係因昭和13(1938)年5月1日臺灣日日新報社40週年,該社捐贈一付武藤天體觀測望遠鏡給臺北市役所,市役所於次(1939)年正式將望遠鏡安裝於臺北公會堂(即今日臺北中山堂)四樓,開放民眾使用(註5)。

  戰後省氣象局的天文臺儀器已經毀壞,無法使用,因此,原本也想接收臺北公會堂天文臺儀器設備,但臺北市政府已早一步接收公會堂,並不願意移交,不過臺北市政府本身亦缺乏天文專業人員,無法管理天文臺,最後,兩方商議,簽訂「臺北市政府臺灣省氣象局臺北天文臺合作辦法」,共同辦理天文臺,在民國35(1946)年底即有活動紀錄,37(1948)年2月已按日開放民眾參觀(註6)。

  臺北市立天文臺何以設立,又何以能擴編改制為天文科學教育館,就不得不提及老臺長蔡章獻。蔡氏為臺北州州協議會員蔡彬淮公子,少年時期即對天文展現高度興趣,除參加位於上述公會堂內的天體觀測同好會,並同時也參加日本的東亞天文協會(現更名為東亞天文學會),根據報載昭和13(1938)年,蔡氏即曾在日本觀測月全蝕(註7),昭和16(1941)年東亞天文協會會長山本一清博士於9月21日至臺灣富貴角觀測日蝕,臺灣諸多同好亦至該地觀測,蔡氏當日所繪日蝕時之日冕圖獲登於該會會刊《天體》雜誌封面,同年11月開始,蔡氏列為該會地方委員(註8)。

  然而,蔡氏在天文工作上並非一帆風順,因二戰緣故,日本動員臺人赴各戰區,蔡氏亦在昭和19(1944)年被派往到中國安徽戰場(註9),戰爭結束後,滯留於無錫一帶從商,民國35(1946)年底,臺灣省氣象局聯繫上蔡章獻,預備邀請蔡氏返臺任職,當時官方色彩濃厚的《中央日報》,由臺北記者發出,以〈臺灣天文奇童,現在無錫將應聘返臺〉為標題,報導了此事,由此,可知蔡氏在臺灣天文界名聲。

  據臺北市立天文科學的訪談紀錄,蔡氏在36(1947)年6月回臺北天文臺任職(註10),一待待了16年,期間原本有其他2位同事,和臺北市支援的1位人員,皆因興趣不符,無法久就,紛紛離去,以致省議員李建和、呂錦花、歐雲明在質詢時,提及:「臺北市設有業餘天文臺,早經有年,除由氣象所派有一人(氣象所組織內之職員),又無經費……」,並表示:「該臺之歸屬,深值考慮」(註11)。

  這段期間,臺灣天文氣象單位相互競合,一是38(1949)年8月中央氣象局由廣州播遷來臺,但因臺灣氣象機構已經完備,中央氣象局暫時並無另行設置觀測機構的想法(註12),到了40(1951)年,由臺灣省政府聘請中央氣象局局長鄭子政兼任臺灣省氣象所所長, 47(1958)年,中央氣象局只派任兼代局長(註13),隨後中央氣象局悄悄將所有業務交由臺灣省氣象所執行,直到60(1971)年,中央氣象局才又重現舞台。而另一方面,臺北市在蔡氏建議下,在圓山籌建天文臺,並規劃編制臺北市立天文臺來管理,然而編制計畫送到省府,轉詢臺灣省氣象所,則以「臺北市立天文臺併入臺北市立社會教育館內辦理似屬合宜」呈報省府,將臺北市獨立設置天文臺編制計畫打回票。

  推測蔡氏應在53(1964)年離開臺灣省氣象所,調任臺北市社會教育館擔任技術員,在蔡氏口述中,他與氣象所的高層,常有意見不一,氣象所認為應注重天文觀測,蔡氏則認為應加強推廣教育,關係每況愈下,甚至蔡氏還「去請省議員幫忙」(註14)。而此時,臺北市政府在蔡氏的建議下圓山天文臺也落成啟用,需要專業天文人才。因此,蔡氏離開氣象所,委身無法有天文專業機構編制的臺北市,擔任社會教育館技術員。然而蔡氏仍憑其對天文教育之熱愛,慢慢在社會教育館位置,逐步拓展他的天文事業版圖。

  56(1967)年臺北市改制院轄市,中央同意臺北市天文臺的編制計畫,蔡氏也在58(1969)年正式被任命為臺北市立天文臺臺長,在蔡氏主掌臺北市立天文臺期間,主導興建具有天文教育推廣功能的天象館,並計畫擴大新建天文科學教育館,而此一計畫也在蔡氏退休後,新的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館體與編制都告功成。

  蔡氏一生在天文界有許多貢獻,包括發現麒麟座不規則變星、擔任美國史密斯松寧天文臺(Smithsonia Astrophysical Observatory)臺北人造衛星觀測隊隊長、獲日本東亞天文學會獎章等等,美國天文學者邵正元也將哈佛大學天文臺發現的第2240號小行星命名為「蔡(Tsai)」小行星來紀念蔡氏。然而,筆者綜觀蔡氏一生,雖無赫赫學歷,其最大貢獻仍在於他對於自己專業領域的熱愛,與孜孜不怠地投入教育推廣工作,包括成立臺北市天文同好會(現臺北市天文協會)、創辦天文通訊、著作天文科普讀物數十本等等,特別是為了堅持天文教育推廣,蔡氏主持的天文臺,每週固定都有夜間開放時段,提供民眾利用天文設備認識星象,而蔡氏也以天文臺為家,現在許多臺灣資深天文愛好者,幾乎都是因蔡氏而在天文臺啟蒙。

  蔡氏堅持天文推廣教育,而將天文臺功能發揮到極致的作法,相較臺灣許多事業機構,如醫院、博物館等等,因簡單地被自認專家者以功能論評斷,而逕予裁廢,蔡氏作法,更令人深思。

  然而,蔡氏歿後,其生平所藏文物、書籍,卻陰錯陽差大多散佚,對此蔡氏長子默哲甚為遺憾,筆者嘗以天體觀測同好會會長窪川一雄故事告勉:窪川一雄在臺不幸染疾過世,家屬將其藏書捐給臺北的圖書館,但戰爭中亦多所散佚,所幸最後賴蔡章獻努力,找回部分,典藏於天文臺,而蔡氏文物,散佚不遠,相信在有心的蒐集下,未來亦可如蔡氏尋回窪川圖書,慢慢重現。本館典藏檔案,尚保留蔡彬淮、蔡章獻與臺灣天文氣象諸多史料,也可填補這段歷史。


註1:〈滬天文臺氣象行政,將由中央統一辦理〉,《民報》,1947年2月19日。
註2:〈測定臺北經度明治〉,《臺灣日日新報》,1908年2月19日,版2。
註3:〈增天測所〉,《臺灣日日新報》,1913年2月27日,版5。
註4:「臺灣總督府氣象臺官制」(1938年08月10日),〈臺灣總督府府報第3355號〉,《臺灣總督府府(官)報》,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71033355a003。
註5:〈天文臺開設紀念号〉,《臺灣日日新報》,1939年5月1日,附錄版1。此為總督府測候所(氣象臺)、臺中二中後,臺灣另外一座天文臺設置。
註6:臺灣省政府,《臺灣省政府施政報告》(臺北,臺灣省政府,1948年)
註7:〈臺灣天文奇童,現在無錫將應聘返臺〉,《中央日報》,1946年12月12日,版5。
註8:《天界》,第246號(1941年12月)。
註9:《續修臺北市志‧卷九‧人物志社會文化篇》(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14年),頁125。
註10:蔡章獻口述,劉愷俐、張桂蘭採訪,〈我在天文臺的日子〉,《臺北星空‧天文館期刊》,第37期(2007年8月)。
註11:臺灣省議會祕書處,《臺灣省議會第三屆第二次大會專輯》(臺北,臺灣省議會祕書處,1964年),頁572-573。此時,臺灣省氣象局已更名為臺灣省氣象所。
註12:〈天候領域的司令部‧介紹中央氣象局〉,《中央日報》,1949年9月19日,版5。
註13:〈中央氣象局長‧朱文榮接事〉,《中央日報》,1958年4月27日,版3。
註14:蔡章獻口述,劉愷俐、張桂蘭採訪,〈我在天文臺的日子〉,《臺北星空‧天文館期刊》,第37期(2007年8月)。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劉澤民
總 編 輯王希智
執行編輯廖學恆
編輯小組張家榮、謝東勝、詹梓陵、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