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民俗文物小常識

圖:爾來了匾
圖:爾來了匾

爾來了匾

摘自《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

  爾來了神匾高懸於臺南市青年路之全臺灣最古老城隍廟,臺灣府城城隍廟正殿三川門上,府城城隍廟建於明永曆年間,是官建的地方守護神祇,專門協助地方官治理幽冥之事,藉治理幽冥邪祟來寓人間教化。

  「爾來了」三個字,以簡短扼要似質問又似關心的口氣,給踏入廟門的芸芸眾生一記醒棍,語義精闢,發人深省,饒富警示意義。在廟內一旁的大算盤是城隍爺計算善惡、評論功過時使用,平日盡做虧心事的人,來此將無所遁形。城隍廟的擺設,桌上放城隍爺辦案的工具,牆上掛放告與聽審的牌子和各式各樣的刑具,使人覺得如進入了衙門一般,與爾來了三個字相互對照,具有強烈的勸善意涵及震懾人心的力量。

  黑底金字、粗獷有力的「爾來了」匾額,是臺南三大名匾之一。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劉澤民
總 編 輯王希智
執行編輯廖學恆
編輯小組張家榮、謝東勝、詹梓陵、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