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民俗文物小常識

圖1:藥碾(台灣故事館藏 李駿濤拍攝)
圖1:藥碾(台灣故事館藏 李駿濤拍攝)

傳統的醫療物品

摘自《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

  近日全球關心的議題莫過於COVID-19(武漢肺炎)事件,其疫情傳播快速,確診人數遠超過當年的SARS,成為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的第6起「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在人人防疫的此刻,若有身體不適,應盡速就醫,以適時進行診療。然而在現代醫療科技發展之前,人們生病多是以傳統療法治療。時至今日仍有許多人喜歡看中醫,偏好以溫和的方式調理身體。以下介紹幾種傳統醫療物品,部分仍可於中醫診所或中藥店中看到:

一、藥碾:
  藥碾是研碎藥草之用。鐵製的藥碾碾槽成船形,槽底尖凹,放入草根莖之類藥用植物,用鐵製碾輪,雙手握木柄來回壓碾,直到粉碎。船頭封口略上翹,船尾開口成漏槽,碾好藥草後從船頭抬高掀起,碎藥從船尾倒出。如果要進一步磨成細粉,就要靠藥臼了。

二、研缽:
  研缽是磨碎固體的工具組,有盛裝固體的碗缽容器和用來磨壓的小杵。由陶瓷、金屬、玻璃或瑪瑙等材料製成。用於研磨顆粒或塊狀的藥料、顏料或原料等,使成為細粉。目前仍普遍運用於中藥房、醫院和研究機構等各相關工作中,但僅能小量磨製,除了金屬製的可以撞鎚研磨之外,其餘材料容易破損,使用時只能輕輕翻動滑磨。

三、藥吞:
  在膠囊藥丸尚未出現以前,大多數的藥粉或藥水令人做嘔難以吞嚥,吃藥或餵藥都是一件難事,因此研製出藥吞,以協助幼兒或病患服用藥劑。圖中的玻璃藥吞為臺灣所製作,臺灣玻璃發展已有百年歷史,從日本時代到民國4、50年時期,所生產的玻璃多以瓶子、儀器、玻璃管、燈炮、燈罩、家用器皿為主,這種玻璃藥吞即為這段時期所製。由手工吹製的藥吞如一個玻璃壺,有壺蓋但沒有提把,通常在注口處套一隻吸管,在醫院公共使用時,可以更換吸管以保持器皿的衛生。

四、寄藥包:
  寄藥包的行業源自於日本,約在1930年代傳入臺灣,「寄藥包仔」的職稱就是藥廠的配藥外務員,定時負責到各家戶「宅配到府」,更換或補充用戶所需成藥。在過去醫藥不發達的年代,大多數家庭都準備有家庭急用藥袋,主要在應付比較輕微的小症狀,如胃散、感冒糖漿、止痛消炎片、肚痛下痢、萬金油、驅風油、小兒散等,為許多家庭和個人解決臨急病恙。

  有的藥袋在一張帆布上車縫十數個小袋,配藥外務員依照客戶需要配置,掛在屋內明顯處,還附有一張寄藥收金明細表,內容記明每一種藥的效能、價格和數量,定期到戶補充收款。為因應當時的低識字率,有些藥包外觀和包裝直接用圖繪說明藥效,如氣喘咳嗽藥就在包裝紙上印刷手繪的「蝦」、「烏龜」和一個正在咳嗽的人,蝦和烏龜臺語念成「ㄏㄟ ㄍㄨ」,兒童藥畫有兒童畫像,腹痛藥則畫一人肚痛曲身痛苦狀,這種變通現在看來充滿趣味。

  除前述幾項傳統醫療用品外,本館另典藏有醫療衛生相關文物,詳細資料請至至本館文物查詢資訊系統閱覽。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劉澤民
總 編 輯王希智
執行編輯廖學恆
編輯小組張家榮、楊心如、詹梓陵、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