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民俗文物小常識

圖1:祖先廳
圖1:祖先廳

清明祭祖

文/楊心如/本館採集組科員

  過去臺灣鄉民的生活,非常重視孝道與慎終追遠的精神,「家」是最重要的生活空間。傳統的三合院以祖先廳(大廳)為中心,左右對稱的展開寢室(臥房)、灶腳間(廚房)、前廳等。祖先廳位於房子中央,設置供奉祖先牌位的公媽龕、家族堂號及昭穆、訓示子孫的對聯,廳的左右對牆對稱的擺設太師椅組,牆上掛著祖先畫像、先賢字畫、繡屏等各種裝飾畫軸,充份展現崇敬祖先對於臺灣人民的重要性(註1)。

  一般家庭供奉祖先,會設置祖先牌位,亦稱作公媽牌。其常見的造型主要分為「神龕式」和「立碑式」兩種。神龕式的公媽牌多仿殿宇建築形式,門扇窗堵雕樑畫棟,髹朱漆金,佈滿麒麟、鰲魚、花鳥供果、琴、棋、書、畫等寓意吉祥和期望的圖案,儼然是廟宇建築的縮影。中央木板書寫某姓歷代祖先牌位,左下方題「陽世子孫奉祀」等字樣,後面可打開,內有許多小木片,分別書寫歷代祖妣名諱、生辰、忌日等;立碑式公媽牌,則簡單樸素許多,造型為一塊較大的木板,表面書寫歷代祖先名諱,背面可打開,內寫有歷代祖先名諱、生辰、忌日等(註2)。

  除了前述的公媽牌,許多晚輩還會請匠師捏塑祖先形像,或請畫師畫下祖先或亡者的形象,供後代子孫憑弔與追思,稱為「祖先像」。不論是塑像或畫像,均會呈現當時的形象。若年代較久遠的男性祖先,一般多穿藍色的清式長袍,而女性祖先則穿紅色的衣裙。若是屬於民國以後的人,則身穿民初的長袍或時髦的西裝(男性祖先)或旗袍(女性祖先)。後因攝影技術進步,如今常見的祖先像多改畫人頭像部分的遺照,或直接以照片取代(註3)。

  本館文物大樓3樓第六展示室,呈現臺灣民眾生命的過程,以及民俗的過去、現在、未來。從生之喜悅到死之慎終,提供各階段象徵性傳統文物,使參觀者對生、老、病、死各種生命禮俗的文化脈絡,有深刻的認識及感懷。其中「祖德流芳」主題區內,即展示不同造型的公媽牌,以及祖先像、家譜等資料,充份展現臺灣民眾對於祖先與家族的重視。本館史蹟大樓4樓圖書室內亦設有家譜、族譜專區,歡迎民眾親臨使用。

  除了日常時間在家供奉,清明時節多數家庭都會返鄉掃墓。隨著近年火化的推廣,土葬已不如早些年間盛行,但仍能看到許多民眾攜帶各種相關的祭品前往祖墳,一一掃墓。常見的流程包括將墳上的雜草拔除、擦拭清理、壓墓紙,收拾妥當後,擺放供品祭祀,向祖先報告家族近況等等。其中「掛紙」或稱「壓墓紙」的儀式,象徵蓋厝瓦,以示該墳塚有後代子孫祭祀。一般墓紙有分黃色的古仔紙,為黃色長方形的紙錢,故又稱「黃古錢」;以及紅、黃、藍、綠、白的「五色紙」兩類,各地使用習俗不同,漳州人多用黃色古仔紙,泉州人多用五色紙。至於傳統的客家人在掛紙時更為講究,會將一疊淋有雞血的黃色古仔紙,以鋤頭挖一塊綠色草皮壓在墳頭上,然後在墳地四周擺上十二張「銀紙」,有驅邪除煞的象徵作用(註4)。

  今年因為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關係,內政部呼籲民眾掃墓分流、線上祭祖,葬儀業者也陸續宣布將清明法會取消或改以線上直播方式進行,以降低群聚感染的風險。希望大家在追思祖先的同時,也能做好衛生安全防護,避免出入高風險場合,勤洗手、戴口罩,若有任何症狀盡速就醫。保護好自己與家人的身體健康,就是對長輩與祖先最好的孝心。

註1:江韶瑩等撰,《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南投市:臺灣文獻館,2009),頁86。
註2:同註1,頁86。
註3:同註1,頁258。
註4:同註1,頁366。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劉澤民
總 編 輯王希智
執行編輯廖學恆
編輯小組張家榮、楊心如、詹梓陵、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