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民俗文物小常識

圖1:炊斗
圖1:炊斗

母親真偉大

文/楊心如/本館採集組科員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即將到來,祝所有媽媽們母親節快樂!媽媽是全年無休的職業,在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中,凡是對內的食、衣、住,上到奉養公婆,下到相夫教子,通通都是媽媽的工作。隨著時代進步,男女逐步平權,職業婦女、專業煮夫這樣的搭配也越來越多,但大多數的家庭中,家中大小事務仍落在媽媽的肩上。

  這段時間因疫情的關係,有大量民眾居家隔離,或是在家辦公、上課等情況,這也讓媽媽們個個忙得焦頭爛額,忙著幫小孩設定遠端教學連線、隨時盯著新聞確認最新的消息、儲備所有需要的物資、買全家人的口罩、煮三餐、洗衣打掃等等,儼然就是全職超人!好在現在科技發達,各種小家電讓媽媽們的工作輕鬆不少,光煮飯這一項,就比從前方便太多了!

  現在煮飯時只要洗好米,電鍋按下去就可以了。在小家電普及前,煮飯用的是「炊斗」。炊斗以木板拼成上大下小的圓桶形,形狀類似木桶,桶子上有木蓋,兩旁有手把,底下一塊有鏤空蒸孔的底板。在煮飯時,將洗好的米放在有鏤孔的底板上面,炊斗底下水鍋的水汽透過蒸孔進入,將米煮熟(註1)。另外現在仍然常見的蒸籠,也是主食的重要調理工具。傳統蒸籠使用的材料是檜木、桂竹和籐繩,因為使用大自然的材料,蒸煮出的食物會有天然的香氣,獨具風味。使用這種蒸籠時,可以依照食物的量調整層數,但是蒸煮食物的溫度、壓力和時間,須靠掌廚者的經驗判斷(註2)。

  煮菜就更辛苦了,現在瓦斯爐一開,基本上不用煩惱火的問題。但早期是用灶來生火煮飯,燒柴的大灶起火需要熟練的經驗,否則經常會弄得灰頭土臉。灶內的柴火要堆得透氣,並在下層留出空間,放乾稻草、乾茅草、乾甘蔗皮或細竹枝之類的引火草。起火之後,再用火管輕輕吹氣助燃(註3)。臺灣早期廚房的大灶多為雙口灶,灶口各有一口大鐵鍋,靈巧的主婦在煮飯時能使兩個鐵鍋充分交叉運用,比如一口煮飯時另一口燒菜,飯煮好後,煮飯的灶口立即煮湯或蒸菜,接著要燒開水準備洗澡熱水,使得柴火不浪費。大灶以紅磚或土埆疊成,土埆灶外表塗石灰,上面鋪素燒板甎,有時灶頂就是流理臺(註4)。如果每次要熱湯水都要去大灶起火也不方便,因此也有「烘爐」,也就是小型的灶。因體型小,可以隨意搬動,能炊煮燒水,是活動的火灶,類似現今的快煮壺或卡式瓦斯爐的功能。烘爐多以紅土素燒,作工簡單價錢便宜,是非常普遍的生活器用(註5)。

  若問起煮菜時的辛苦,很多媽媽們會說,煮完後整理廚房才是最累的部分,這點在以前更是如此。過去用灶的時代,每煮一餐飯灶內便堆滿灰燼,影響燒柴時的空氣對流,所以必需用「火鏟」等工具將灰燼清除。鐵製火鏟形似炒菜煎匙,但柄較長,能深入到灶底,同時還是刮除鐵鍋鍋底煙渣的好用工具(註6)。「鼎擦」則是早期民間用來刷洗炒菜鍋、鐵鍋的工具,也就是奶奶版本的鋼刷。鼎擦以長條形的竹片為材料,用藤條將成束的長竹片捆起來,再用箍環箍緊握把位置。使用時,長條形的竹片可保護手不會被鐵鍋內的熱水燙傷,去除油垢與殘渣等積存物。鼎擦頂端綁住一個掛鉤,不用時可懸掛保持乾爽(註7)。

  相比起來,現在的小家電、清潔用品等…確實讓家裡的工作更容易執行,但媽媽們的辛苦是不變的。疫情未消,大家沒事盡量不要出門,不如藉此機會好好在家陪陪爸媽,母親節即將來臨,記得對媽媽說一聲,媽媽!謝謝您,您辛苦了!

註1:江韶瑩等撰,《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南投市:臺灣文獻館,2009),頁68。
註2:同註1,頁78。
註3:同註1,頁119。
註4:同註1,頁118。
註5:同註5。
註6:同註1,頁120。
註7:同註1,頁80。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劉澤民
總 編 輯王希智
執行編輯廖學恆
編輯小組張家榮、楊心如、詹梓陵、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