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臺灣人‧臺灣事

圖:《日日新報》的威爾遜總統當選人
圖:《日日新報》的威爾遜總統當選人

《臺灣日日新報》裡的美國總統大選報導(二)

文 / 李澍奕 / 本館編輯組專員

  1912年是特別的一年,中華民國成立,日本明治天皇於7月30日病逝,同日皇太子踐祚,改元成「大正」,也是日治時期臺灣第一次經歷改元。時任美國總統塔夫特(William Howard Taft)讚揚過世的天皇,認為其在軍事及政治上英明帶領日本躋入新興國家行列,也讓日本國民產生光榮感,並於30日上午在武官陪同下,至華府的日本大使館獻花圈致意。

  1912年對美國也很特別,首先,在7月4日國慶日上披露新的美國國旗,就是在原本的46顆星上加了兩顆,就是亞利桑納州及新墨西哥州,以每行6顆、共8列的方式排列,這兩州也在當年總統大選開始計入選票。而當年美國最大的對外事情,還是聚焦在美國外貿的新動脈-巴拿馬運河身上。當然這對外貿為主的日本也是重要議題,因此巴拿馬運河(日文用巴奈馬運河,パナマうんが)的相關資訊,早在1905年創建時就有報導〈米國大統領的巴拿馬政策〉,1911年也刊登倫敦外派記者田原天南的〈巴奈馬運河〉上中下三篇連載,不過該文是社論分析,並非田原親訪觀察。1912年10月發表〈巴奈馬運河工事研究〉社論,並翻譯英國記者寫的〈巴奈馬運河橫斷記〉,而在運河工程中的各種事件也頻繁出現在《日日新報》,此議題在日本所受到的重視可見一斑。

  回到總統選舉的議題上,1912年3月報導〈羅氏與大總統〉一文,提到「美國前任大統領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欲為次期共和黨大統領候補者之宣言,恆為反對派諸新聞所毀,而塔夫特大統領之友等,以為包藏野心,且公言其不得為三期大統領之先例者。羅氏政綱,尚乎急進,與他氏之保守,直如冰炭之不相容云」。羅斯福在兩任(第一任為麥金利被暗殺後繼任3年、之後競選勝出又當4年)總統任期後,由塔夫特贏的大選,但兩人關係不久就敵對,羅斯福是屬於具有群眾魅力的領袖,而塔夫特則缺乏之,因此兩人終將一戰。5月開始競選活動,6月18日至22日的共和黨大會則會師於芝加哥(報上用「市俄古」,shi-ka-gu,即Chicago的讀音),決定出候選人。我們依循《日日新報》的「外國電報」欄,當年《日日新報》的美國海外傳真多發自桑港(SanFracisco,即舊金山)和紐育(即紐約),來看看1912年美國總統大選的相關報導(採美國發電報的時間,《日日新報》刊出日晚2-3天)。我們先看到共和黨的部分:

5/31,〈大統領競爭終結〉:羅氏在各州初選上領先,但塔氏有信心在共和黨大會上勝出。
6/6,〈大統領豫選會〉:南達柯塔州選舉,羅斯福取得全部共和黨委員票。
6/9,〈塔氏的形勢〉:塔夫特氏獲共和黨大會上過半數委員的支持(尚未投票,僅為民調),感到欣喜,但在全國大會應該會發生前所未有的大激戰。
6/12,〈羅氏脫黨說〉:羅斯福在アウトルツク上發表文章,暗示可能會脫黨參選。(紐約出版的報紙"The Outlook" (1870-1935),為周刊,該報總裁就是羅斯福本人)
6/13,〈塔氏的優勢〉:對芝加哥的共和黨委員進行電話調查,訪問262名委員,有128人支持塔夫特,僅有1人支持羅斯福。
6/13,〈羅氏的宣言書〉:羅斯福對芝加哥的共和黨全國大會提出政綱宣言,婦人參政權是其一。
6/17,〈兩派的活動〉:羅斯福抵達芝加哥積極進行活動,兩派針對態度不明的委員採用密探等手段拉攏。羅斯福有明確企圖,如果無法在大會得勝,十之八九會與其支持者脫黨成立新黨。今夜是羅氏一大決戰,而塔氏固守委員怕其變心。
6/18,〈大統領競爭激甚〉:塔氏與羅氏的對戰來到高峰,羅氏一直用「泥棒」稱呼他的對手,以目前的情勢塔夫特獲提名機會很大。
6/19,〈塔氏的勝利〉:共和黨全國大會18日開會,兩派競爭後,議長參議員羅德(Elihu Root)宣布塔夫特勝利。
6/22,〈羅氏的形勢〉:羅斯福舉起不勝選就脫黨的旗幟,但在黨內沒引發共鳴,依利諾州代表開出2對56的大差距,羅氏形勢危急。
6/22,〈羅氏的宣言〉:羅斯福在共和黨大會中,宣布後續將以進步主義繼續總統選舉。
8/2:〈塔氏的政見〉,現任總統塔夫特取得共和黨大總統候選人資格,聲言要維護憲法,並要制訂取締托拉斯(trust,即壟斷事業)法規,並針對對手民主黨的政策進行批評。
8/6:〈新政黨大會〉,羅斯福在芝加哥召開新政黨的全國大會,並收納了許多民主黨、共和黨人士。
8/8:〈進步黨大會〉,羅斯福在芝加哥舉行的全國大會場面爆滿,會上直接提名羅斯福為總統候選人,羅氏的政綱和他之前演說內容一致,每年還要打造兩艘戰艦。塔夫特在一般認知中不被看好,羅斯福的對手剩下民主黨的威爾遜(Woodrow Wilson)。

  共和黨就是塔夫特與羅斯福的對抗格局,而羅斯福一直強調「泥棒」(即小偷)這個詞,以此攻擊塔夫特。羅斯福本人於同年的7月13日在他的周刊"The Outlook"寫了一篇文章叫做"Thou shalt not steal",而這個題目取自基督教十誡中的「不可偷竊」,因此對塔夫特是十分大的指控,而羅斯福的競選海報也以"Thou shalt not steal"為題。因此《日日新報》很鮮活的指出了這個競選的主軸-就是羅斯福個人對於塔夫特「泥棒」的指控。或許是對於共和黨代表投票和普選票,也就是民氣差距太大,認為自身高人氣的羅斯福才脫黨參選,此舉當然導致共和黨選情不被看好。而對手民主黨的情形呢?在當年《日日新報》這樣報導:

6/24:〈民主黨大會〉,在巴爾地摩召開,因應共和黨保守進步兩派分裂,民主黨進步派處在勝利的形勢中,候選人中威爾遜佔優勢。
6/26:〈新政黨委員發表〉(紐約發)羅斯福的新政黨發布18個創黨委員,以強森(Hiram Johnson)為主席。同日也發出〈民主黨混亂〉(紐約發),提到羅斯福脫黨,而民主黨內部也因為全國大會暫定議長一職爭論不休,一層混亂。
6/27:〈民主黨大會議長與布氏〉,大會由肯塔基州上議員詹姆斯(Ollie M. James)擔任議長,之前選過總統的帕克(Alton B. Parker,1904年)和布萊恩(W.J. Bryan,1896、1900、1908三次)開幕演講,其中布萊恩全力支持威爾遜,如當選將成為其左右手(選後被任命為國務卿)。
6/28:電文提到布萊恩的動作對大會投下爆彈(放棄競選,改支持威爾遜),另一則電報中,提到開始投票,威爾遜和克拉克(Champ Clark)差距為437對639,威爾遜落後,而塔慕尼(Tammany Hall,位在紐約一個民主黨保守派主要社團)支持威爾遜。布萊恩的提出一個動議,以889比169通過。
6/30:〈民主黨候補未定〉,民主黨大會經過第14回頭票仍未決定候選人,而布萊恩屢次攻擊克拉克的金錢掛勾(稱呼對方為Wall Street,即華爾街,暗諷充滿銅臭味)。另一篇〈民主黨的政綱〉則是說民主黨政綱將追求拉近貧富差距和所得分配平均。
7/2:〈民主黨候補未決〉,進行到42回投票,威爾遜優勢。
7/3:〈民主黨候補決定〉(芝加哥發),經過46回投票,威爾遜得到提名。
7/4:〈布氏的預言〉,11月大選威爾遜將會以兩百萬以上的差距當選。

  民主黨在羅斯福確定脫黨參選後,勝選機會大增,因此內部也產生許多競爭者。而從報導來看,多次參選的布萊恩反而成為風暴中心,一開始克拉克是領先的,但在布萊恩公開支持後,局勢漸漸逆轉,從事後的資料看,威爾遜直到29回才逆轉、43回才拉開差距,46回主要對手才投降,後世評價也稱「布萊恩演講中對克拉克的攻擊以及為威爾遜的支持背書,最終影響了提名結果」(維基百科英文版,1912_Democratic_National_Convention條目)。而在《日日新報》的資料中,看不懂票數差距的產生方式,而報導也集中在布萊恩的行動和發言,還跑出Tammany Hall、大總統候補者モルガン、ライアン、ベルモント(根本沒這幾位)等,應該不是人名而是社團吧。搭配當代的研究資料都拼湊不出各回選制了,當時人們光看簡短的外電報導,應該更是一頭霧水。倒是9月2日刊出一篇社論〈樟腦與民主黨〉,這篇就與臺灣民生社會較有關了。其主要內容是這次選舉因為共和黨分裂,民主黨勝券在握,而該黨講求自由貿易,其中臺灣特產樟腦被列在化學工藝品中,以往都課以重稅,現在民主黨即將上臺,貿易壁壘即將解禁,對臺灣產業是個機會。

  11月9日的漢文版日日新報,有〈美大統領選舉得票〉文,威爾遜387、羅斯福119、塔夫特25,威爾遜當選。而真實票數是435:88:8,差距甚大。隔年1月21日的報導正確,差距之形成可能是1月21日的報導是依據是國會實際投票結果,而11月的速報可能是媒體預測。11月9日刊出〈韋氏當選之於腦界〉,提到本島商品最為可慮的,就是專賣之樟腦。本來擔心選舉造成景氣不好,但選後的樟腦大賣,可見美國經濟已逐漸復甦,但還需對威爾遜政策做進一步調查解讀。此前共和黨已執政16年,本文主要是充滿著對政黨輪替的憂慮感吧。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劉澤民
總 編 輯王希智
執行編輯廖學恆
編輯小組張家榮、謝鎮亦、詹梓陵、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