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民俗文物小常識

圖1:犁
圖1:犁

傳統農事-育苗篇

文/黃啟泰/本館採集組科員

  稻米是國人的主食之一,早期臺灣土地上的農夫們,靠著勞力,依循耕、耘、收、藏的規律工作著,但自1970年代以後,臺灣逐漸轉型為工業社會,農村勞力不足,使得稻米的生產發展出一套機械化作業的系統,雖然如此,但從育苗到稻米產出的步驟是一樣的,只是運用的方法或設備不同罷了,本文以下介紹的則是傳統水稻育苗步驟(註1),以及館藏相關文物(註2)在其中的角色。

  一、秧田選擇:選擇沒有病蟲害發生、水源充足的稻田,在上期作物收穫後即用犁進行整地(圖1)灌水,俟雜草等不必要的植物發芽長出後,再行精耕,避免育苗時有其他雜草出現。

  二、穀種選擇:選擇前期作沒有病蟲害發生、收成良好的稻穀作為秧田的備選穀種,這些稻穀需進一步篩選出飽滿顆粒才能做為秧田的穀種,常用的篩選方法有風選和水選兩種方法,前者是用風鼓(圖2)利用風力,後者是用米籮(圖3)裝稻穀浸水利用浮力,來汰除一些雜草或不良的稻穀。

  三、浸種及催芽:稻穀有硬殼需吸收水分相當時間後才會發芽,因此需要浸種;為使短期內一起發芽,故浸種後需催芽,使其儘可能發芽一致,浸種和催芽的時間長度和當時環境溫度有關,浸種約在1-4天,催芽約在1-2天,而裝載稻穀的容器早期為米籮(圖3)。

  四、秧田整治及播種:秧田於播種前,應使其飽含水分,將秧田分成一畦一畦,並將稻穀著床的秧田土面攪勻,最後用木質抹刀(圖4)抹平後即可播種,播種以撒播的方式將已發芽之穀種均勻撒在秧田上,播種後依然用木質抹刀輕輕抹平,使穀種充份附著在秧田上即可。

  五、秧苗播種後應注意勿使秧田土龜裂以及防鳥害。

  六、成苗搬運:育苗到本葉有3-4片時即可插秧,剷秧前一天,秧田應先灌、排水,使秧田保持適當濕度(柔軟度)以利剷秧作業。剷秧時,以秧鏟(圖5)剷出之秧片約在一掌幅大小,利於持拿,放入秧批(圖6)後,由農夫集中用秧擔(圖7)挑往田中插秧。

註1:許迪川撰,《培育水稻秧苗的方法》(臺東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2008)。
註2:江韶瑩等撰,《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南投市:臺灣文獻館,2009),頁132、136、137、141、143。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劉澤民
總 編 輯王希智
執行編輯廖學恆
編輯小組張家榮、謝鎮亦、詹梓陵、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