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新書出版

圖:《臺灣文獻》季刊72卷第1期封面
圖:《臺灣文獻》季刊72卷第1期封面

《臺灣文獻》季刊72卷第1期

  《臺灣文獻》季刊72卷第1期已發行,本期刊載【研究論文】4篇、【田野調查與史料介紹】1篇,歡迎對西螺福興宮古匾與媽祖傳說、文人張達修作品、臺灣甘蔗種植關鍵人物、日治時期雲林事件、東港王船製作有興趣的專家、學者及學生參研。

  【研究論文】4篇,第1篇〈乙未抗日媽祖傳說與結構性失憶:以西螺福興宮「莫不尊親」匾額為例〉,作者柯光任指出:以西螺福興宮「莫不尊親」匾額的媽祖救難傳說為起點,還原傳說背景明治28(1895)年乙未抗日西螺街戰役,挖掘潛藏於傳說的真實歷史性情節,再追隨西螺街抗日領導人廖景琛為焦點,揭開張廖宗族到西螺地方社會「結構性失憶」完整呈現。傳說中將我群抽換義軍,導致參戰人士遁名匿跡,卻可大肆表面宣揚媽祖拯救街民的靈驗奇蹟,實體宣洩殖民統治的不滿情緒。簡言之,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對抗日份子及其地方的壓制與監視之社會本相,展演和抒發於「莫不尊親」匾額媽祖傳說的社會表相。直至今日,傳說流轉百年的效應,如同寫作宗旨,並非膜拜媽祖的宗教靈力,試圖回到宗教本質與歷史學的人文關懷,呼籲世人警惕戰爭的殘酷和無情。

  第2篇〈張達修對鸞堂的接觸與書寫〉,作者陳麗蓮指出:臺灣歷經不同階段的政權,身處其中的臺灣傳統文人處境及應世之路的研究,常為學界所重視。張達修(1906-1983)為跨越日治、民國兩代的傳統文人,學界對其創作藝術的研究已展現成果,然與宗教文化相關之論述至今未有論者。張達修為許多廟宇寫楹聯、沿革志,對宗教採取開放的態度,不論佛教、道教、神社、鸞堂等信仰皆有作品傳世,本文特重鸞堂相關書寫,梳理其接觸及寫作的因緣,闡述張達修承繼家族、師長的漢學淵源,成為具有儒家意識的漢儒,肩負啓迪民智的教化使命,並且在飛鸞教化的傳承中得到抒發與實踐的出口。

  第3篇〈金子昌太郎與臺灣甘蔗品種改良〉,作者吳文星指出:金子昌太郎長年任職於糖業試驗場、中央研究所糖業科,最大的貢獻乃是成功培育出甘蔗實生新品種,開啟臺灣甘蔗品種改良之端緒,結果,總督府推廣優良實生新品種取代Rose Bamboo,遂開啟臺灣甘蔗農業之新紀元。在金子主持下,糖業試驗場不斷培育出優良的實生新品種,分別帶來1920 年代、1930 年代前期臺灣甘蔗產量的新高峰;連1930 年代糖業試驗所培育推廣的臺灣實生108 號,實際上也是1927 年金子試育的初步成果。金子為臺灣的甘蔗農業獻身長達30 年,撰寫《甘蔗農學》之鉅著,以及許多的實驗報告,深刻影響臺灣糖業發展和盛衰,可說是臺灣糖業之大功勞者。因此,戰後有人稱金子為「臺灣甘蔗品種改良之父」。

  第4篇〈檔案•文獻與歷史記憶——雲林事件在古坑〉,作者張素玢指出:明治 28 至35(1895-1902)年之間發生於雲林地區的武裝抗日,史稱「雲林事件」。此一事件武裝衝突主要的場域在今日雲林縣古坑鄉山區。本文以檔案、文獻與歷史記憶、歷史現場相互對話,兼及在地的角度探討古坑地區的雲林事件,得出以下幾點觀察和結論: 1.古坑地區因斷層、河流切割所造成的複雜地形,提供了反日份子活動的場域和基地。2.雲林事件之所以參與者眾,戰事又曠日持久,主要是日方從1896 年6 月19 日起至22日的「虐殺事件」,對民眾展開無差別掃蕩,使大量村民逃到山區加入鐵國山的反日組織。3.雲林事件的歸順者全部被殺,抗日集團的領導者沒有取得特權,也沒有成為地域經濟運作的一員,和臺灣其他地區的狀況有所不同。4.古坑地區的耆老未稱反日份子為「土匪」,也沒有將柯鐵加以神話,在地民眾的歷史記憶與史料參照,有相當高的真實性。5.雲林事件現場的碑碣、遺蹟、地方文書,提供了官方檔案所未見的資料,從而尋繹出歷史的另一側面。

  【田野調查與史料介紹】1篇,〈東港王船沿革與承造工法保存調查〉,作者陳淑華、蔡東祐指出:東港東隆宮王船組,近五十年來,維繫了由近百位具有1920~1960 年代木製漁船工藝的造船師傅,每3年乙次,全程義務不支薪合作完成乙艘,具實際航行能力的古帆船之珍貴傳統。東港王船材質自竹編紙紮演變為實木,東港造船師傅人才濟濟,其用料與施作,均極為精湛專業。東港木製王船的參考原型,是清代中、後期同一年代,盛行於江、浙、閩、粵海域航運之主要船型,即當時官方、民間均廣泛使用的同安船,突顯東港王船保留了同安船系列中珍貴的衍生船型,即清代唐山師傅所打造之南澳船的外型。但由於木造漁船的式微,傳統造木船技術呈現難以承傳的危機,經由與老匠師們的討論,整理可行之承造工法的保存芻議。

《臺灣文獻》季刊72卷第1期目錄
【研究論文】
˙乙未抗日媽祖傳說與結構性失憶:以西螺福興宮「莫不尊親」匾額為例/柯光任
˙張達修對鸞堂的接觸與書寫/陳麗蓮
˙金子昌太郎與臺灣甘蔗品種改良/吳文星
˙檔案•文獻與歷史記憶——雲林事件在古坑/張素玢
【田野調查與史料介紹】
˙東港王船沿革與承造工法保存調查/陳淑華、蔡東祐

本期《臺灣文獻》季刊售價工本費新臺幣300元,展售處:
國家書店松江門市,地址:臺北市松江路209號1樓,電話: 02-25180207
https://www.govbooks.com.tw
五南文化廣場臺中總店,地址:臺中市中山路6號(火車站旁),電話:04-22260330
https://www.wunanbooks.com.tw
另本館史蹟大樓1樓販賣部,亦可購得本館出版之各類書籍,地址:南投縣南投市中興新村光明1路256號,電話:049-2316881轉168,歡迎讀者洽購。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劉澤民
總 編 輯王希智
執行編輯廖學恆
編輯小組張家榮、謝鎮亦、詹梓陵、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