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館務訊息

圖1:謝若蘭教授
圖1:謝若蘭教授

原住民族專題系列講座回顧:西拉雅族岡仔林部落的記憶與再現

  本館與國史館、原住民族委員會合作,於2021年辦理8場次原住民族專題系列講座。11月4日(星期四)下午2時至4時,於國史館4樓大禮堂舉辦第6場講座,由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教授、原住民族國際事務中心主任謝若蘭主講「西拉雅族岡仔林部落的記憶與再現」。

  現場首先由國史館陳儀深館長致詞介紹。接著,謝教授表示,她會從法政走向文史,主要也受兩位國史館館長,也就是張炎憲館長和現任陳館長的影響,也使她由法政面向走向歷史文化,特別是近年幫忙臺灣文獻館撰寫岡仔林的部落歷史。事實上,在她一路研究中,主要在於認同與實踐,但這些研究除了法政內容,仍須有對歷史文化的理解,才能更進一步實踐認同。而她也並非這幾年才突然參與西拉雅族的復振運動,早在她讀神學院時,翁佳音老師就曾帶領她們參與夜祭,這是認識西拉雅文化的最早啟發。

  謝教授表示,原住民的歷史文化,往往須透過耆老的敘事來發掘,也就是口述歷史,特別是像岡仔林這樣的極限社區(意指人口外流,致村落65歲以上人口占總半數以上,地方基礎公共建設、商業服務相對不發達的村落),年輕人都外流,只剩下老人,敘事就相當重要。這些敘事也包括了透過許多的老照片或者文件來認識岡仔林的歷史。因此,在這次演講中,謝教授也透過許多家族照片來帶領大家認識岡仔林。

  另外,謝教授提出西拉雅族現在有許多認同上的差異,包括大滿族,大武壟族等等,但對岡仔林來講,西拉雅族的稱呼沒有問題。而西拉雅族這個族名在2,000年前形成,在荷蘭、西班牙時期的文獻中也都曾出現過,因此,研究中也必須參考國外文獻。而現在很多人常用「平埔族」這個名稱,其實並不合適,使用「平埔族群」或許比較適合來表示族群的多重性。

  本次演講,謝教授以西拉雅族新港社的臺南岡仔林部落為主,介紹當地的重要人物與歷史,尤其是基督教長老教會馬雅各醫生的宣教史,以及圍繞於基督宗教人、事、物的發展,包含岡仔林李氏家族在岡仔林的開拓,並帶入近年來透過族群復權與復名努力下的部落發展樣貌,讓聽眾對西拉雅族岡仔林有進一步的認識。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黃宏森
總 編 輯林明洲
執行編輯楊絲羽
編輯小組劉仁翔、謝東勝、詹梓陵、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