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館藏介紹

圖1:書名頁
圖1:書名頁

《日本の南方関与と臺灣》

文/鄭文文/本館採集組編纂

書名: 《日本の南方関与と臺灣》
著者: 中村孝志等
出版: 天理教道友社
出版日期:1988年2月

  1895年臺灣經歷劇烈的政權更迭,清因中日甲午戰爭失利,被迫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對於日本而言,納入臺灣為日本帝國領土,本身就意味著日本的南進。1896年第2任總督桂太郎上任後便親自巡視臺灣及華南沿岸並提出意見書,以臺灣、華南、東南亞一體經營為目標,並意圖將臺灣做為南進政策的基地,之後歷任的總督與民政長官都朝著同一目標努力。本書收錄5篇由日本天理大學教授中村孝志等所著論文:〈臺灣と「南支‧南洋」〉、〈臺灣總督府の華南文化設施〉、〈華南施設と臺灣總督府〉、〈臺灣の皇民化運動〉、〈臺灣人作家の目を通してみた日本の臺灣統治〉,敘述有關日本統治臺灣時期,臺灣總督府對於臺灣、華南、南洋(東南亞)推動的種種措施。擇與南進政策相關之議題,第1篇「大正南進期」及第3篇〈華南施設と臺灣總督府〉內容涉及臺灣拓殖株式會社成立之背景進行簡單介紹,以饗讀者研究參考之需。

  第1篇〈臺灣と「南支‧南洋」〉敘述日本將臺灣納入版圖後,即以臺灣為據點,積極開展其南進政策。早在明治35(1902)年臺灣總督府於廈門以民間名義設立三五公司,用來執行臺灣總督府在華南的南方政策,下分教育、調查、事業3部門,經營東亞書院,取得在福建省的樟腦製造販賣專有權,並鋪設經營潮汕鐵道等。又作者將日本統治臺灣50年間,臺灣與華南、南洋的關係分為4期(註1)。其中「大正南進期」為大正5(1916)年至12(1923)年間,臺灣總督府對於南洋方面投資最大宗的時期。時值第1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歐洲各國因為戰爭無暇顧到亞洲市場,大正5(1916)年起日本製商品就趁勢充斥在東南亞的市場,臺灣也興起一股東南亞熱潮,從華南擴大到東南亞。而此時臺灣,完成戶口調查、土地調查,隱田(未申報登記的田地)都被發掘而使地租收入增加,米與砂糖產業躍進,財政上不再需要日本內地支援。佐久間總督的理蕃五年計畫也告一段落,治安平穩,如果遇到土匪問題,或是有突發之事件都不需啟動大規模的軍事作戰。公共衛生改善,鼠疫及霍亂等傳染病都大幅減少。當時臺灣產業政策朝向工業化,需要獲取原料及販賣成品,日本官方認為解決臺灣本島人口增加等問題,勢必要往南支那、南洋發展。在這樣的條件下,總督府內部提出了「南進論」,認為日本土地狹小,天然資源(如石油、礦產等)缺乏,不得不向海外發展,從亞熱帶、熱帶地的臺灣經營所得經驗,延伸到南洋發展。日本國內也在大正4(1915)年成立了南洋協會,以臺灣做為日本南進的據點。從此,臺灣總督府的南支那、南洋設施費、航海補助費便不斷擴編,直到日本戰敗,整個南進方面的投資,扣除航海補助費,臺灣總督府共支出了5,700萬円。

  第3篇〈華南施策と臺灣總督府〉內容與臺灣較有直接關係的部分,為明治30(1897)年設立了臺灣銀行,以支援日本在華南的各種經濟活動,在華南設置臺灣銀行分行,提供在華南的日本人及臺灣人民融資的便利,並擴展其營業範圍至南洋地區,例如大正7(1918)年由臺灣銀行出資開始經營南洋倉庫會社。

  大正15(1926)年9月由外務省主辦在帝國議事堂召開的南洋貿易會議,強調臺灣做為日本南進發展據點的重要性,外務省的會議答申書(會議記錄),並提到要栽培日本人在南洋的基礎企業,重視大規模資本的企業的經營,在荷屬東印度設立企業中心,並設置有關南洋拓殖事業資金供給的專業機構,給該機構特權,其業務本部設在臺灣。另外也提到要在臺灣設置熱帶圈內各種企業的調查機關。

  昭和5(1930)年11月10-14日間,臺灣總督府在臺北召開「臺灣臨時產業調查會」,召集各方面專家討論,產業的設施經營沿革、訂定各產業的各種組織如何整備之保護獎勵方針、各種資源的合理應用及探究保育的條件,講求與產業密接關係的各種設施之聯絡調和方法,以達到產業的健全發展等目標。例如產米改良,糖業、茶葉、畜產、林業的增產策略,水產業、樟腦等外銷為目標之設施的充實等,也提到重化學工業、動力產業相關的調查研究之必要性。

  昭和10(1935)年日本在臺灣施政40周年,臺灣總督府在10月19日至23日召開「臺灣熱帶產業調查會」,臺灣總督府發表「臺灣拓殖株式會社設立要綱」,打算設立一專門經營南洋地區拓殖事業的民營公司,由臺灣總督府監督。會議隔年昭和11(1936)年5月正式設立臺灣拓殖株式會社(註2)。

註1:第1期為1895~1914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主要是以在華南的文化工作為佈局,第2期為1916~1923,係所謂的「大正南進期」,第3期為1924~1936,臺灣總督府在國內經濟不振的情形下,仍持續補助在南洋的日本企業,並繼續培養有關南洋的各種研究與人才,第4期為1938~1945日本戰敗,即結束期。
註2:請參考本館第211期電子報《臺灣島之現在》一書著者大谷光瑞與臺灣。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黃宏森
總 編 輯林明洲
執行編輯楊絲羽
編輯小組劉仁翔、謝東勝、詹梓陵、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