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民俗文物小常識

圖:柱礎(摘自《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
圖:柱礎(摘自《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

柱礎

文/摘自《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

  柱礎即是柱下的基礎,閩南語稱之為柱仔珠、石珠、柱珠等。柱礎大多以石製為主,在阻隔地上濕氣,延長柱子壽命,早期也有木製的柱礎,今已不多見。另其首要的功用,是承受由柱子傳來的屋頂(和樑架)荷載,並將其傳送到地基上。柱子並不是直接放在柱礎上,而是有一彈性活動空間,在強大地震時整座建築猶如踩在滑板上,抗震性能極佳,柱子即使偏離柱礎、甚至落在柱礎之外,整座建築仍能屹立不倒,時有所見。

  柱礎的基本造形約可分為八種:一是圓柱形,柱礎與柱身的形狀相同,粗細一致,其表面通常平素而不施紋飾,為清初早期之風格。二是圓鼓形,因形狀似鼓而得名。三是蓮瓣形,類似佛教「蓮花座」之造形,即是宋代所謂的「寶裝蓮華」。臺灣廟宇中常見的蓮瓣形柱礎,其造形已不同古制,整體造形類似南瓜,所以又稱為「南瓜形柱礎」或「瓜瓣形柱礎」。四是扁圓形,其外形取法於「圓鼓形」。五是大小弧瓣形,外形類似扁圓形,在凸出的扁圓部份,區分成大小不同寬度的弧形面積,一般分成大小各六瓣或八瓣。六是四方形,柱礎分成四面,呈正方,在上凸出的四個面,作圖紋雕飾。另有「圓弧四方形」的柱礎,形狀是在原先垂直的四個面,作圓弧形的變化。此外較特殊的四方形柱礎,其形式類似臺基,中間有束腰,四隅常作竹節柱的形狀,與地面接觸的底部,其四邊作「櫃臺腳」的底座。七是六方形,柱礎上段區分為六面,呈正六方形,每個面並施以雕飾。八是八方形,柱礎的上段呈正八方形,並雕飾「八駿馬」與「八寶」等主題。

  然而柱礎上紋飾是豐富多樣,有植物花草、動物及文房四寶等圖繪,不僅象徵著多福多壽、吉祥平安等意涵,更展現先人生活智慧與民俗工藝美學。至今即使脫離主建物,仍廣被運用而毫無違和感,甚至以石雕藝術品收藏保存。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黃宏森
總 編 輯林明洲
執行編輯楊絲羽
編輯小組劉仁翔、謝東勝、詹梓陵、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