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民俗文物小常識

圖:寒食(摘自《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
圖:寒食(摘自《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

寒食

文/摘自《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 https://dict.th.gov.tw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為「春分」後的第十五日,約在國曆的四月四日或五日,正是萬物潔淨,花卉草木萌芽,大地呈現一片氣清景明的氣氛中,故稱「清明」。

  清明節前一或二日為「寒食」禁炊,古時於該日踏青掃墓,並折柳枝插在身上,返家後於門上「插柳」,一是避邪,一是取其勸人「青春須及時」之意,該習俗已漸消失。

  傳言寒食節緣於春秋戰國時代晉文公當年躲避殺身之禍,曾受到介之推割腿股肉療飢病之恩德,惟於登基封官時,卻獨漏介之推,而後介之推便隱跡山林。晉文公為讓介之推出山受封,而放火燒山,未料介之推不為所動抱樹燒死。晉文公懊悔不已,便將此樹砍來作木屐,常對著木屐感嘆「悲呼足下」,足下一詞便由此而來,而定是日「禁火」,以紀念介之推,故大家皆冷食,漸演變出「寒食節」。

  唐代也有寒食節墓祭的習俗,但因寒食的習俗大家並不習慣,因而多被清明的墓祭掃墓所掩蓋且取代。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黃宏森
總 編 輯林明洲
執行編輯楊絲羽
編輯小組鄭文文、謝東勝、詹梓陵、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