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館務訊息

圖1:本館黃宏森副館長致詞
圖1:本館黃宏森副館長致詞

2024臺北國際書展「原住民族部落歷史導讀座談會」

  本館與國史館聯手重返2024國際書展,2月22日(四)下午2點,於臺北世貿一館書展B233展位,舉辦原住民族部落歷史導讀座談會,邀請三位長期研究原住民族歷史的著名學者──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榮譽教授孫大川、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劉益昌、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兼任副研究員詹素娟,分別從族群意識、史前考古與文獻解讀等面向,帶領大家進入原住民族的歷史。

  首先由本館黃宏森副館長做簡短致詞介紹,黃副館長除特別推崇三位學者長期在原住民部落歷史研究研究的貢獻與努力,也簡單扼要敘述本館過去從事原住民族史和部落歷史研究的簡略過程,以及相關出版成果。

  座談正式開始,主持人孫大川老師,先簡單闡述原住民族部落歷史研究的意義。孫老師特別提及,在他過去剛學成歸國時,當時國內擁有博士學位的原住民相當稀少,寥寥可數,和現在的狀況差異極大。但是在學界與許多原住民族的努力下,特別像在場的劉益昌老師與詹素娟老師,原住民族研究有相當的成果累積,現在剛好是可以回顧過去這些研究的成果,鼓勵更多部落歷史研究的年輕人投入。

  詹老師也表示,過去原住民族的資料在方志極為缺少,也偏重在與漢人較有互動的平埔族上,但經過這段時間大家的投入,原住民族史或原住民族部落歷史研究,也漸漸成為一個學門,特別是許多的原住民族,也漸漸形成專有的學門,例如:卑南學、排灣學、泰雅學……等等。然而,如何在這樣的過程,讓族人反思,什麼是自己的歷史?來達成我族寫我史的意義,則是目前必須面對的課題。

  劉老師則強調,在過去的原住民族部落歷史研究,考古學或者是現在比較明確的舊社考古學,彌補了剛剛詹老師提到原住民族缺乏文字歷史紀錄的部分。除了日本學者考古的開創,之後特別是考古學者張光直首開風氣,聯合不同學科,進行「臺灣省濁水大肚二溪自然與文化史科際研究計畫」(簡稱「濁大計畫」),培育了許多研究人才,也提供原住民研究的基礎。在現在原住民族史或原住民族部落歷史研究的課題上,我們更要利用這些考古成就來建構原住民族長遠的文化歷程。

  本場座談會,受限展場攤位,原定開放20位來賓參加,但書展參觀者絡繹不絕,仍湧入50餘位聽眾,最後在聽眾踴躍提問與教授精彩的回應下,圓滿地結束本場座談。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黃宏森
總 編 輯林明洲
執行編輯楊絲羽
編輯小組鄭文文、瘳學恆、詹梓陵、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