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館務訊息

圖1:陳儀深館長致詞
圖1:陳儀深館長致詞

原住民族專題系列講座:東部布農遷移與八通關越嶺古道的歷史故事殖民、反殖民與臺灣原住民族運動的起源

  本館與國史館、原住民族委員會於2024年度合作辦理8場次原住民專題系列演講,首場於3月14日(四)下午2時,在國史館4樓大禮堂辦理。本次演講邀請一串小米族語獨立出版工作室負責人、名作家沙力浪主講「東部布農遷移與八通關越嶺古道的歷史故事殖民、反殖民與臺灣原住民族運動的起源」。

  演講開始首先由國史館陳儀深館長做簡短致詞介紹,接著沙力浪老師表示:他今天只是藉著八通關越嶺古道,來分享布農族的遷移,藉此讓大家更了解布農族的文化和歷史。

  有關布農族的起源,沙力浪老師認為,過去日本學者移川子之藏等向布農族的耆老採集的故事,在這些故事中Lamongan這個地方,是和布農族語比較相關,Lamongan是指紅色的土壤,地點在現在高速公路南投服務區那邊。即使現在布農族已經沒有辦法明確指出早年定居臺灣西部的位置,但是Lamongan在布農族人的心中仍是重要的地方,像布農族遷移到花蓮卓溪,仍保留著Lamongan的地名,就是南安部落。

  之後布農族逐漸遷移擴大到南投縣境內,在日本時代,這一時期的遷移被認為是布農族第一階段的遷移。在這個階段,族內彼此有相近文化或血緣的部落,也慢慢建立了所謂的五大社群或六大社群。

  第二段的遷移,是指布農族如何由南投縣開始遷移,也就是布農族如何遷移到拉庫拉庫溪。再由拉庫拉庫溪遷移到新武呂溪、大崙溪與內本鹿溪,也就是由南投向花蓮遷移。這些向東遷移的社群包括了丹大社、郡大社及巒大社。

  布農族如何遷移到南投,最重要經過的地點是秀姑巒山,秀姑巒山有許多的說法,其中一種是Manqudas(Maqudas),這是因為秀姑巒山海拔3,000公尺,長年下雪,也有一種叫Suhsuh,也就是尖尖的意思,因為秀姑巒山有兩處尖尖的。

  最初布農族可能只有一兩個家族越過秀姑巒山,後來慢慢地帶其他家族的過去。根據研究,最先移往花蓮應該是丹大社,但他們不是越過拉庫拉庫溪,而是Tavila,也就豐坪溪有的到馬遠,有的到卓溪,到卓溪的後來被同化,但現在馬遠的人,很多也不是那時候遷移過去,而是因為日本時代丹大社事件,被迫集團移住,第二批則是巒大社人,最後才是郡大社的人,由Nanatox移居到大分。

  沙力浪老師對此說到:在遷移中,布農族有個重要的觀念是Asang,離開族居地之後,布農族會稱Mai-asang,意思是曾經的部落,或Asang daingaz,即很大的部落。而Lamongan是最起頭的Mai-asang。

  當布農族遷移到花蓮後,兩個政權在拉庫拉庫溪兩岸建立了道路,清代在北岸,日本時代在南岸。古道過去其實是鄒族的獵場。過去鄒族的領域很大,但後來受瘟疫影響,人口減少,領域也慢慢縮小。清代開闢八通關古道,還是為了將漢人移民到東部。八通關其實就是鄒族的名字,在開闢八通關古道時,也記錄了一些布農族的地名,例如璞石閣(Pusqu)、打淋社(Tatalum)、雅託(Nanatox)等等。

  不過清代的古道不會進入部落,寧願盡量繞過部落。布農族的人對清朝人的印象很模糊,大概是長頭髮的人,或者鞋子很長的人,稱為Toluu。清代的古道也沒有花費太多的工事,主要是把道路鋪平,少數陡坡才有作階梯處理,所以完工後不久,聽說就不好走了。

  之後,日本人開闢八通關越嶺古道,但在之前,已經有許多的日本人進入部落,最早進入清代八通關古道是長野義虎,他記錄古道附近的部落,而之後日本人也陸續測繪了詳細的地圖,並且在部落設置了駐在所、教育所。

  在1915年左右,拉庫拉庫溪一帶郡社群的布農族因為槍枝問題和日本人起了嚴重衝突,包括了喀西帕南事件及大分事件。槍枝對布農族來講,當時已經是文化的一環,布農族有所謂的祭槍歌。因為這樣的衝突,日本人對郡社群的人幾乎束手無策,後來還把從俄羅斯擄獲的速射砲,移到這邊山區,來試圖控制這個地方。八通關古道建造的一個原因也是為了運送這三座速射砲上去。

  日本人開鑿越嶺古道也有個口述傳說,當時布農族因為槍枝事件,組成了攻守聯盟,並對日本人出草,但不幸地,一次出草中,意外殺死了兩位布農族人。這讓布農族人認為日本人進入部落是天意,漸漸退出攻守同盟。其實日本人無論如何都可以順利控制東部的布農族,畢竟兩者實力懸殊太大,但因為這個意外,讓雙方的犧牲減少。

  越嶺古道建立後,日本也將古道兩旁的布農族人進行集團移住,現在很多布農族的部落位置已非當年的地點。因此,沙力浪也試圖走向祖先曾經走過的路,並且成立協會,進行這些舊社遺址的修復,讓更多人知道布農族過去的歷史。

  沙力浪老師也和朋友試圖重新在國家公園內蓋石板屋,這個過程,獲得國家公園協助,讓沙力浪老師有點意外。最後,沙力浪老師由這個例子表示:「家屋其實只是個物體,但是文化和人的精神如何進入到這些空間才重要,現在,國家公園內也慢慢有了代表布農族人文意涵的空間,希望透過更多努力,可以讓大家更理解布農族的過去與文化。」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張鴻銘
行政指導黃宏森
總 編 輯林明洲
執行編輯楊絲羽
編輯小組鄭文文、瘳學恆、詹梓陵、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