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民俗文物小常識

圖:銀魚彩墜(摘自《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
圖:銀魚彩墜(摘自《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

銀魚彩墜

  彩墜的材料和作法,以線的編結與刺繡最多。用絲線等編繡出對吉祥幸福的期待,把不同的祈福形象用繩子接連成串,飾以流蘇,垂掛在臥房或門邊,既有連結家人同心協力的想像,也有祈福納祥的心理作用。

  銀魚彩墜是以銀製鰲魚做為主要造型,(註1)鰲魚在傳統民間有多種象徵,是神話故事中龍的九子之一。由於鰲魚好吞火,所以用它來裝飾油燈;在床上刻鰲魚,以防止夜間失火;另讀書人奉祀的魁星爺,便是腳踏鰲魚,傳說魁星爺應試不中,悲憤投海,便是被鰲魚所救而成為魁星。由於這些祈福想像的投射,寄託於鰲魚的彩墜就有其深層的意義。(註2)

註1:江韶瑩等,《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9年),頁382。
註2:文/摘自《臺灣民俗文物辭彙類編》,https://dict.th.gov.tw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黃宏森
行政指導林明洲
總 編 輯胡斐穎
執行編輯楊絲羽
編輯小組鄭文文、廖學恆、詹梓陵、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