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館務訊息

圖1:講座張瑋琦副教授
圖1:講座張瑋琦副教授

臺灣文獻講座回顧:蘭嶼的飲食文化變遷:兼論糧食靭性

  本館於2024年8月16日(五)下午2時至4時,舉辦第4場臺灣文獻講座,由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張瑋琦副教授蒞館專題演講「蘭嶼的飲食文化變遷」。

  張副教授首先介紹蘭嶼全島的地理位置、原住民族達悟族的6個部落、特產飛魚、文化與生態的互動等,並與聽眾以問答的方式,帶動現場聽講氣氛,進而說明蘭嶼自 1970 年代發展觀光產業以來,主食逐漸從芋頭、地瓜轉向白米,至今日常飲食已完全白米化。

  主食與副食之間有相互搭配的關係,當達悟族的主食普遍轉變為漢族的主食時,與之搭配的菜餚料理方式也會逐漸「臺灣化」,轉而強化對外來食材的要求。這說明飲食習慣的改變不僅是換個食物填飽肚子,主食作物的改變將對整體文化帶來連動性的變化。

  飲食轉變造成蘭嶼當地農業地景改變,傳統農業衰落、海洋資源枯竭及脫離在地食物系統供應力之漢化飲食興盛,生活上已過度依賴進口食物。颱風期間的蘭嶼飲食風險,落入存備糧食消耗競賽,唯有能善用傳統生活智慧的居民才能在災難中有更大的生存機會。

  張副教授最後透過蘭嶼飲食的白米化現象,與聽眾共同檢視發生於大家生活中的飲食變化,期許觀光客到蘭嶼時能儘量吃傳統食物,以增加在地人的收入,提升在地食材生產。目前蘭嶼原住人口稀少、高齡化,以及氣候變遷等狀況,造成小島較為脆弱的生活環境,未來蘭嶼飲食與土地生產走向如何,是值得繼續關注的議題。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黃宏森
行政指導林明洲
總 編 輯胡斐穎
執行編輯楊絲羽
編輯小組鄭文文、廖學恆、詹梓陵、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