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館藏介紹
圖1:書名頁
《臺灣學事法規》
著者:臺灣教育會編纂
出版單位:帝國地方行政學會
出版日期:1943(昭和18)年12月
索書號:526.227 / 4340
內容簡介:
《臺灣學事法規》於1921(大正10)年12月發行,歷經1929(昭和4)年改訂四版及1943年追錄第29號印刷,本書收錄了臺灣當時與學術事務有關的法律、法規及通知等,及其修訂部分,在本書一開始即記錄修訂相關法律法規條款的數量,使修訂歷史一目了然。該書是由臺灣教育會編纂,臺灣教育會創立於1901(明治34)年,原是以教育現場為重點的調查研究組織,後接辦總督府學事講習會業務、教師研究獎勵事業等,1931(昭和6)年改組後積極輔助總督府推展國語(日語)普及運動,會務活動範圍也愈形擴大,成為日治時期最大的教育組織;(註1)發行所則為「帝國地方行政學會」,創立於1893年9月,業務內容包括法律、法規、判例出版……等工作。(註2)
《臺灣學事法規》分14類,包括第1類御真影、勅語、詔書、菊花御紋章,第2類官規,第3類官等俸給、諸給與,第4類任用採用、免許檢定,第5類分限懲戒、服務,第6類禮式、服制、忌服,第7類恩給,第8類之一學校與幼稚園,第8類之二學位,第9類教科用圖書,第10類學校衛生,第11類圖書館,第12類博物館,第13類留學生及委託生,第14類雜(包含地方制度、兵役、國家總動員、學租財團、官吏教員生徒的汽車氣船運賃等),附錄學校名稱位置。擷取其中第6類中1899年2月18日敕令第39號的制表說明不同官等而有不同的官服,並附圖說明,包括上衣、帽、前章、釦、肩章、劔(劍)、柄、鍔(劍端)、劔緒及劔帶等。(註3)
備註:
註1:陳虹彣,〈淺談臺灣省教育會之前身—日治時期臺灣教育會〉,《臺灣教育》,674期(2012年4月),頁85-86。
註2:会社概要,收入於「株式会社ぎようせい」,網址:https://gyosei.jp/company/outline/(2024年09月25日點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