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館務訊息
圖1:講座曹銘宗老師
臺灣文獻講座回顧:臺灣美食小吃的多元混融與創新
本館於2024年9月19日(星期四)下午2時至4時,舉辦第5場臺灣文獻講座,由臺灣文史作家曹銘宗老師蒞館專題演講「臺灣美食小吃的多元混融與創新」。
曹老師首先說明認同臺灣,由臺灣歷史入門;認識臺灣歷史,可從臺灣飲食文化開始。接著詳細介紹各種小吃、食材,以及荷蘭傳教士的麵包、清人的鮭魚罐頭、日治的牛肉吃法,以探討臺灣的飲食文化史。
臺灣本是山海物產豐盛之島,先來後到的族群帶來各地的飲食文化,自由開放的社會引進世界的異國料理,在此不斷的傳承、匯集、融合,形成臺灣飲食文化「多元混融」的特色,並以深厚底蘊的創新活力,展現琳瑯滿目的美食小吃。
臺灣美食享譽國際,背後有值得細細探索的美味歷史。臺灣位居歐亞大陸與太平洋交會之處,造就臺灣兼具生物與文化多樣的雙重特性。數百年來,從南島語族的海上交流,到外來移民的農產引進與改良,使島上擁有原住民族的在地特產、荷蘭時代的歐洲食材,清代的漳泉潮汕菜色,日本和食西餐到戰後的眷村菜,臺灣從此成為名符其實的美食王國。
曹老師最後指出,臺灣飲食文化未來努力的方向,強調臺灣菜、建立臺灣新素食,努力追求展現臺灣特色的臺灣料理,以及臺灣飲食文化融入生態保育、食物里程、永續農業等新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