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此網頁需要啟用java script的功能
直接到主內容區
第249期
中華民國113年12月30日發行
:::
:::
民俗文物小常識
圖:泰雅族貝珠裝飾無袖上衣(本館館藏,登錄號:19970011276)
泰雅族男子無袖貝珠長衣
文/ 何孟侯/本館採集組編纂
臺灣原住民各族群最傳統的服裝形式即所謂的「方衣」,這樣的形制亦為南島民族傳統的文化表徵之一。使用的素材大都為天然的麻類植物纖維,往往不經裁剪,以整片布疋一體成形,多由二至三片織布接縫而成;形式上有:無袖長衣、無袖短衣、有袖長衣、長袖短衣、後敞褲及披肩等形制。在材料取得不易的形況下,方衣形制是最不浪費布料的製作方式,傳統的獸皮衣、樹皮衣多是方衣形式。方衣樣式簡單,卻呈現不同族群獨特的文化意義。
館藏「泰雅族男子無袖貝珠長衣」即屬於典型的方衣形制,(註)尺寸為107公分*46.5公分,製作材料除苧麻布、毛線及銅鈴外,主要縫綴大量以硨磲貝製成之貝珠;製作時以麻布為底,再以紅色毛線浮織立體紋路。整件織布完成後,將貝珠以「橫綴」及「縱綴」等形式排列,利用數種特殊的縫綴技法固定貝珠。長衣正面對襟開敞,以紅色夾織紋布面與白色貝珠串相間,形成顯眼的對比;背面於背脊與雙肩處皆綴有貝珠銅鈴流蘇,增加裝飾性及穿著時舞動的效果。
貝珠長衣為泰雅族最具特色的傳統衣著,來自海洋的貝珠,對於居住在山區的泰雅族人而言,因取得不易而益加珍視,加上製作困難,一件貝珠長衣往往運用數萬顆細小的貝珠縫綴而成,在族群中被視為最尊貴的盛裝,泰雅族雖無階級制度,然多是具有馘(ㄍㄨㄛˊ)首(即獵首)戰功或部落德高望重、有能力者才有資格穿著此衣;另外,貝珠衣亦具備貨幣的功能,可藉此以物易物,換取所需的物品,甚至可用以購買田地及牛隻,亦可作為求償之物品、酬勞、結婚時的聘禮等。
註釋:
註:泰雅族貝珠裝飾無袖上衣,登錄號:19970011276,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參考文獻:
一、網路資料
泰雅族貝珠裝飾無袖上衣,登錄號:19970011276,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品查詢資訊系統:https://collections.culture.tw/th_collectionsweb。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
黃宏森
行政指導
林明洲
總 編 輯
胡斐穎
執行編輯
楊絲羽
編輯小組
鄭文文、廖學恆、詹梓陵、洪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