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悅讀檔案

本書內頁-封面
本書內頁-封面

《台灣地名手冊》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
中華民國48年6月出版

  本手冊共收臺灣地名5,600個。包含所有縣、市、區、鄉、鎮各級地名;並一律紀錄其面積與人口等基本統計數字,以備參考之需。惟村里之名為數甚多,故僅擇其重要者。
  所有地名之取捨,訂有標準。如山必高出3,000公尺.,溪須長過10公里者,始得收入。但有許多例外的情形。著名的山,並不一定很高,自可不受此項高度的限制。就五萬分之一地形圖說,臺灣共有十二個觀音山;但其中除了一個外,高度皆不出1,000公尺;餘如獅頭山、八卦山、壽山、大岡山與半屏山等,亦皆不出500公尺,足證名山並不在高。
  而地名解說之詳細或簡略,概視其重要性及特殊性而定。同為潭,日月潭寫得遠較其他的潭為詳;同為市,臺北市所用的字數遠較其他的市為多。
  地名之來源及演變若有特殊意義者,皆附帶說明之。如跳石、三層、石門、汐止、景美、大加蚺堡、壯圍鄉與斗換坪等。
  地名次序之排列,概以筆劃多寡為準。地名因多變遷,故同地常見異名。如臺北市之萬華原名艋舺,臺南市之安平原名一鯤鯓等。若干地名,經過數次改變之後,也有回復原名的。例如宜蘭的頭城,即因避廳治噶瑪蘭城之「諱」,而曾改稱頭圍,但近年卻又改回頭城了。遇到這樣情形,該手冊原則上皆以較新的名稱為準,而用一鯤鯓(見安平),艋舺(見萬華)以及頭圍(見頭城)的方式處置,以避免重複。
  地名之後附註英文,目的除了幫助發音外,還有辨別地名種類的次要功用。
  臺灣有許多地名,從字面上極難辨別。同是大溪與尖山,卻有河川與市街以及山峰與村落之別。因此本手冊規定,凡屬地形地名與較大政區地名之通名部 (generic part),其英文拼音的第一個字皆大寫:如山(Shan)、溪(Ch’i)、嶼(Hsu)、縣(Hsien)、市(Shih)與(Hsiang)、鎮 (Chen)等。而所有聚落地名之通名部,如寮(liao)、厝(ts’o)、村(ts'un)、里(1i)與社(she)等,其第一個字母則皆小寫。於是可知Ta Ch'i乃指淡水河上游與大嵙崁溪同名的溪,而Ta-ch'i則為桃園縣大溪鎮的鎮公所所在地。讀者在查用之際,也可收迅速辨別之效。
  據編者陳正祥先生於書中所述,此書之能出版,多承當年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主任委員林熊祥先生、委員毛一波先生以及委員會編纂組中許多人的熱心贊助,才能順利完成此手冊。
  國內針對地名沿革與意義研究的相關論述很多,針對地名作較有系統研究的,最早是1960年代的陳正祥、洪敏麟,1980年之後為陳國章,1990年後為施添福等人。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著作財產權屬於國史館 臺灣文獻館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發行人/謝嘉梁 行政指導/林金田 總編輯/劉澤民 執行編輯/邱滿英 編輯小組 /陳聰民 邱滿英 林志祥 黃淑惠 鐘登崇 黃啟泰 蔣美貞 王嵐渝 謝東勝 洪明河 洪士耕 吳冠錄 華香安 館址:54043南投市光明一路254號 電話:049-2316881 網址::http://www.th.gov.tw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