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館藏介紹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館務訊息

圖1:座談會主持和與談人
圖1:座談會主持和與談人

2025臺北國際書展-「史實、敘事、大螢幕-《羅妹號事件》與多元呈現」座談會

  本館於2025年2月6日(星期四)下午2點,在2025國際書展D201展位,舉辦「史實、敘事、大螢幕─《羅妹號事件》與多元呈現」座談會,邀請三位學者專家─原住民族電視台前副台長丹耐夫.正若,公共電視《斯卡羅》導演曹瑞原,逢甲大學文化與社會創新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兼亞太博物館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陳玉苹,共同探討此一影響臺灣社會極深的羅妹號事件與相關改編作品。

  座談會首先由本館林明洲副館長引言介紹,再由丹耐夫.正若主持,曹瑞原導演首先以臺灣人的認同做開場,他表示幾百年來,臺灣人經歷了清國人、日本人與戰後民國的身分轉換,但我們對這塊土地的歷史認知仍相當短淺。因此當計畫以羅妹號事件為主題拍攝時,其便期待可以製作出像日本放送協會大河劇的磅礡巨作。在《斯卡羅》的拍攝過程,他也不斷思考原住民族的文化與智慧,讓我們可以與原住民族文化共榮、共生。
  
  陳玉苹老師則敘述《羅妹號事件:近代世界擴張與在地生活限縮的開端》一書的撰寫過程,他表示幾位年輕作者,除了參考既有的文獻資料,也透過日本時代的戶口資料,來進一步理解羅妹號事件發生時,當時的原住民族文化社會。另外,透過復返實踐的區域性史觀,希望打破慣性看待歷史的方式,轉而關注地方具體實踐所呈現對事件理解的意涵。

  最後,主持人丹耐夫.正若表示,過去羅妹號事件書寫可能是李仙得的觀點、可能是必麒麟的觀點。然而,他以自身在排灣族的經驗,同樣的事物,對不同排灣族人而言,可能也會有不同的觀點與看法。而透過導演與作者的現身說法,讓我們對羅妹號事件本身與改編作品,有更多的理解。

  本場座談會。受限展場攤位,座位有限,但書展參觀者絡繹不絕,仍湧入60餘位聽眾,座無虛席,最後在聽眾踴躍提問及講者精彩的回應下,圓滿地結束本場座談。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黃宏森
行政指導林明洲
總 編 輯胡斐穎
執行編輯楊絲羽
編輯小組鄭文文、廖學恆、詹梓陵、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