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此網頁需要啟用java script的功能
直接到主內容區
第255期
中華民國114年06月26日發行
:::
:::
臺灣人‧臺灣事
圖1:《臺灣全志 卷十三人物志 社會與文化篇》封面
揚名日臺的閨閣畫家—陳進
陳進(1907.11.2-1998.3.27),1907(明治40)年出生於今新竹市香山區的世家大族。父陳雲如曾任香山區長、庄長等職務,1910年捐出住所「靜山居」給政府設立香山公學校(今香山國小)。1916(大正5)年陳進入香山公學校就讀,1922年畢業後,考入臺北州立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今中山女高),在美術老師鄉原古統的鼓勵與啟發下,開始學習繪畫。1925年臺北第三高女畢業後,在鄉原古統的建議下赴日學畫,同年考取東京女子美術學校(今東京女子美術大學),選讀日本畫師範科,專攻膠彩畫創作,接受完整的藝術訓練。(註1)
1927(昭和2)年陳氏以〈姿〉、〈罌粟〉,以及〈朝〉3件作品,與另外2位臺籍畫家林玉山、郭雪湖的作品入選首屆臺灣美術展覽會(簡稱「臺展」)東洋畫部,有「臺展三少年」之稱號;隔年再分別以〈野分〉、〈蜜柑〉獲第2屆臺展特選與入選;1929年畢業後,不僅得到任教高等學校教師的資格,更經由畫家松林桂月的引薦,入日本美人畫大師鏑木清方門下,獲伊東深水、山川秀峰等人的指導,建立自我風格;同年,作品〈秋聲〉獲第3屆臺展免審查特選。1930年陳氏與鄉原古統、木下靜涯、林玉山、郭雪湖等人共組「栴檀社」,除以〈玉椿〉、〈待つ間〉參加「栴檀社」第1屆畫展,另以〈若日〉、〈其頃〉獲第4屆臺展特選,並以連續3次榮獲臺展特選,被臺展列為推薦級免審查畫家。1932年與廖繼春共同受聘為臺展審查委員,開創臺展聘任臺籍審查員的首例;1934年以〈合奏〉入選日本第15屆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簡稱「帝展」)。(註2)
陳氏於1934年底自日本返臺,任教於高雄州立屏東高女(今屏東女中),成為第1位臺籍女性高女教師。此後,每年皆利用假期赴日準備參加「帝展」作品,並以屏東附近之排灣族原住民生活與風俗習慣作為創作題材,直至1938年。任職期間,每年均有作品入選「臺展」,亦曾於1936年以〈化粧〉入選改組第1屆帝國美術展、〈山地門之女〉入選日本文部省美術展(簡稱「文展」)。1938年辭去教職後,即赴日定居,同年〈杵歌〉參加臺展改制後之第1屆臺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簡稱「府展」),為招待出品畫作,即免審查作品,是針對歷屆臺展成績優異的畫家所設置的特別待遇;1940年參加臺陽美術協會,成為東洋畫部會員;同年「栴檀社」解散。(註3)
1945(民國34)年二次大戰結束,陳氏自日本返臺。隔年擔任臺灣省全省美術展覽會(簡稱「全省美展」、「省展」)評審委員,並有作品參展;1955年受邀參加中日美術親善展;1958年於臺北市中山堂舉行首次個展;1965年應臺北法光寺如學法師之邀,繪成一系列「釋迦行誼圖」,即描繪佛陀從出生到進入涅槃的故事。(註4)1971年陳氏發起組織「長流畫會」,1996年獲頒行政院文化獎,隔年捐出行政院文化獎獎金於國立歷史博物館設置「陳進藝術文化獎」,以培育臺灣膠彩畫人才。(註5)
陳氏為臺灣第一位赴日學習美術的臺籍女畫家,一生致力於臺灣膠彩畫發展,為臺灣美術建立嶄新的繪畫藝術傳統,其兼擅人物、風景與花卉,尤以人物畫為最,描繪對象多為女性,充分表現女子優雅、富貴氛圍,以「閨秀氣質」風格著稱,流露出良好出身與溫厚人格的特質;隨著年紀增長,並經歷結婚、生子等歷程,其畫風轉向帶有傳統慈母的氛圍,展現出追求圓滿生命的特質。(註6)1998年3月病逝臺北,獲總統明令褒揚:「資性穎秀,志行高潔。綜其生平,盡瘁繪畫藝術,開拓膠彩宏流,高風亮節,超群絕倫」。(註7)
註釋:
註1:田麗卿,《閨秀‧ 時代:陳進》(臺北:雄獅圖書公司,1993年),頁24-28;石守謙,〈人世美的記錄者:陳進畫業研究〉,收入石守謙等,《悠閒靜思:論陳進藝術文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7年),頁14-17。
註2:澀谷區立松濤美術館、兵庫縣立美術館、福岡亞洲美術館編輯,《臺灣的閨秀膠彩畫家100年誕辰:陳進畫展》(日本:編印者,2006年),頁188-190;江文瑜,《山地門之女:臺灣第一位女畫家陳進和她的女弟子》(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頁47。
註3:江文瑜,《山地門之女:臺灣第一位女畫家陳進和她的女弟子》,頁47-54;石守謙等,《悠閒靜思:論陳進藝術文集》,頁151-152;韓秀蓉編輯,《陳進畫集》(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86年),頁93-94。
註4:田麗卿,《閨秀.時代:陳進》,頁110。
註5: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悠閒靜思:陳進仕女之美》(臺北:編印者,2003年),頁104-107。
註6: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悠閒靜思:陳進仕女之美》序。
註7:國史館編,《中華民國褒揚令集續編(七)》(臺北:編印者,2002年),頁371。
*本文摘錄自王振勳、 盧胡彬、 郭佳玲,《臺灣全志 卷十三 人物志 ‧ 社會與文化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8),頁392-393。
參考文獻:
專書:
王振勳、 盧胡彬、 郭佳玲,《臺灣全志 卷十三 人物志 ‧ 社會與文化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8。
田麗卿,《閨秀.時代:陳進》。臺北:雄獅圖書公司,1993年。
石守謙等,《悠閒靜思:論陳進藝術文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7年。
江文瑜,《山地門之女:臺灣第一位女畫家陳進和她的女弟子》。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悠閒靜思:陳進仕女之美》。臺北:編印者,2003年。
國史館編,《中華民國褒揚令集續編(七)》。臺北:編印者,2002年。
澀谷區立松濤美術館、兵庫縣立美術館、福岡亞洲美術館編輯,《臺灣的閨秀膠彩畫家100年誕辰:陳進畫展》。日本:編印者,2006年。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發 行 人
黃宏森
行政指導
林明洲
總 編 輯
胡斐穎
執行編輯
楊絲羽
編輯小組
鄭文文、廖學恆、詹梓陵、洪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