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臺灣人‧臺灣事

圖一:《淡水廳志》所記載雞籠街鄰近地區
圖一:《淡水廳志》所記載雞籠街鄰近地區

七月半之緣起及基隆中元慶典

文/楊欽堯/本館編輯組專案助理

  七月半為傳統中國宗教節日之一,不論出自道教的中元,還是出自佛教的盂蘭盆節,以後演化為民間宗教之型態來呈現。最初這節日是中國人作為追思與追薦祖先之用,演變到今日是以普度方式來超度四方之孤魂野鬼為主的儀式。

  中國傳統文化中相信,人死後化為鬼,陰間鬼魂要由人間的子孫來祭祀供養,對於祖先的祭祀成為後代子孫的重要責任。由於臺灣是移墾社會,早先來台祖先來到異鄉,因水土不服而生病,或者受到瘴癘之氣而亡故的人。因死後不得歸葬,或得不到親人後代祭祀的靈魂,遂化為孤魂野鬼。此外,自然災變(水災、地震)加以械鬥、戰亂等原因而橫死(非自然死亡),而徘徊於陰陽界,成為七月半所祭祀之「孤魂野鬼」。這些孤魂野鬼台灣地區都尊稱他們為「好兄弟」,或者稱之「無緣佛」。它出自於人們心中對於鬼魂的恐懼,使得人們認為好兄弟會四處遊蕩,可能會帶給地方上不平安︰災害、死亡、瘟疫等,因此,地方人士無不費盡心思來安撫、討好它們,這「淫祀媚鬼」現象遂成為台灣各地七月中元上演的重頭戲。

一、節日文化的演變

  節日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慶典儀式是由社群成員來參與的節日活動。在「特定時間」年復一年規律地進行著,慶典的範圍就是社群所涵蓋的範圍。節日所構成族群之集體活動,甚至透過族群的集體記憶,以來達到歷史傳承之機制,同時來建立集體的團結與認同感。傳統節日正可反映出物質生活層面、社會生活層面、精神生活層面等方面。

  中元節最初與「目連救母」傳說神話有關,其神話原型出自於吐火羅文《彌勒會見記》中。《佛說盂蘭盆經》可能是經由絲路傳入中土,在西晉竺法護所譯,內文有:「所生現在父母、過去七世父母,於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飯食,安盂蘭盆中,施十方自恣僧,願使現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乃至七世父母離惡鬼苦,生人天中,福樂無極。…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若一切佛弟子,應常奉持是法。」最初盂蘭盆會的出現不過是僧團結夏安居儀式中的一環,歸諸於《盂蘭盆經》中目連救母的主題契合中國傳統孝道思想。直到唐代以後目連救母故事經由「變文」而大肆渲染,將目連為報母恩上天下地,作為孝子形像深深烙印中國百姓的腦海。就其發展到最頂峰時刻:密宗傳入的施食儀軌,以及具有不可思議力量的佛頂尊勝陀羅尼信仰,隨後將地藏菩薩信仰與十殿閻王信仰等引入七月半祭典中,造成佛教儀式的衝擊。尤其,唐代的密宗以「焰口施食」儀軌的傳入中國,正好補充《盂蘭盆經》之不足處。再加上施食“鬼魂”的觀念與中國傳統孝道有其互通之處,令祖先得食不至餓餒,間接地促成了「焰口施食」在唐代以後逐漸流行。盂蘭盆會儀式中的救濟“祖先”內容,與焰口施食逐漸合流。宋代以後,七月十五日此一節日融合了佛教盂蘭盆會,道教中元日以及地方民俗祭祀,儀式對象也從從原本對於個人亡親的追薦轉而擴大為無主鬼魂之“普度”。元明清乃至現代一直不曾有多大改變。這節日由中國向周圍地區擴散,在東亞世界包括日本與越南,同樣對於七月十五日的重視。今日日本人趁著每年盂蘭盆節長假中,回到故鄉祭祀祖先、整理祖墳,並和久違不見的親人相聚。七月十五日或者七月半從原本早期“盂蘭盆會”、“中元節”改為“普度”、“放焰口”、“搶孤”等不同名稱,其宗教性質與文化精神卻是大同小異。

二、安撫「非自然死亡」之中元祭

  清初漢人到基隆地區附近開發比較遲,約雍正年間才開始,他們或從淡水、八里沿著海岸過來,或從台北盆地、汐止上溯基隆河,分別在崁仔頂(基隆之仁愛區)與暖暖地區開拓移墾,族群衝突為實有所聞之事。基隆街之漳州人(獅球嶺以北),與暖暖的泉州安溪人(獅球嶺以南)為了劃分勢力,彼此以魴頂為界。然而漳、泉之間因細小的事故而發生衝突仍舊不斷,其中大規模的械鬥發生雙方死亡有108人,據說為最初老大公廟的收埋人數。老大公廟傳為經有心人士出面協調,將死者遺骸集中埋葬,奉祀以撫慰亡靈。漳、泉兩籍人士正因為經過大械鬥之後,豈有如此善罷干休。依照暖暖安德宮的一位老先生形容漳泉械鬥的慘烈狀況,曾以一句「尪公(指保儀大夫)沒頭殼,聖公(指開漳聖王)沒手骨」諺語為形容漳泉人的守護神,因為械鬥慘狀,連神明也遭鞅,受到毀損。(陳世一《尋找河流的生命力︰基隆河中游暖暖、七堵段歷史與地景巡禮》,基隆文化中心,1997,頁17)加以械鬥中死亡人士,大多會由其家屬領回,或者兩籍設置不同的安奉所。(如旗尾的福佬與六堆之大路關分設有忠勇公廟)但有可能因時間過久而無法辨識,或者是過臺無家屬所謂的「羅漢腳」,才會被收埋在一起。所以老大公廟為當年械鬥亡者合葬於此,說法存疑。而且基隆為海港不易防守,更是諸多事變發生地點,如嘉慶初年海盜蔡牽不斷地竄擾北部沿海滬尾、雞籠、噶瑪蘭等地,引發無辜民眾傷亡,甚至咸豐3年(1853)的小刀會黃位也曾在臺灣起事,危害基隆地區。丁曰健《治臺必告錄》的奏摺提及︰「臣前任淡水同知時,於咸豐四年間勦克小刀會匪黃位等各逆所用得力總理、義首,大半尚在;藍翎六品銜范義庭等,向隨臣克復雞籠,戰功卓著,於全臺民情地利,俱極熟諳。」(卷6,〈由省對渡添調丁勇迅籌勦辦摺〉)

  基隆曾經在同治年間地震以及海嘯帶來的災害︰同治元年(1862)一年中連續地震不斷,春正月時有大地震發生,到了5月時再發生地震,直到冬十月又有第三次大地震。同治五年(1866)春,地震,到了隔年(1867)冬十一月不僅是大地震,23日雞籠頭、金包裏一帶發生山傾地裂,海水暴漲,屋宇傾壞,溺數百人。(《淡水廳志》卷14祥異考)

  這次基隆海嘯是由於基隆東北方的海底地震所引起的。雞籠頭至金包裏沿海瞬間巨浪捲進,船隻被沖上市內,數百人死亡;淡水也發生海嘯,數百人被淹死。外國記載Alvarez《Formosa》一書中提及:「1867年12月18日,北部地震更烈,災害亦更大。港水似已退落淨盡,船隻被擱于沙灘上;不久,水又復回,來勢猛烈,船被衝出,魚亦隨之而去,沙灘上一切被沖走。數百人都是因為看到大退潮,紛紛跳進基隆港裡抓魚,結果逃生不及被淹死的。原本建築良好之屋宇,亦被衝壞,土地被沙掩沒,金包里地中出聲。水向上冒,高達四十尺;一部份土地沉入海中。基隆港內,有若干尺面積地方,其下落已較原來為深。」(參考徐泓等編,《清代臺灣自然災害史料新編》福州市︰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頁65。)當時基隆尚未建港,海域是漏斗形的海灣,海嘯進入海灣後,能量容易集中,使水位大幅提高而推升至陸上,捲走居民數百,市街全毀,重創基隆地區。

  上述除了因為族群衝突死於械鬥者,或因蔡牽事變、小刀會事件的無辜受難者,由於自然災變的大海嘯而非自然死亡者,甚至可能會有中法戰爭客死異鄉的法國孤魂。特別是基隆歷史上就是天然之良港,每年會有許多海上意外死於海難者。因此,地方上對於非自然死亡的鬼魂要定期舉辦安撫超度鬼魂的儀式,否則會化為厲鬼危害地方。超度亡魂希望鬼魂不要作崇,還要請神明到凡間來管轄他們,使得鬼魂不敢造次,以維繫人鬼之間的秩序。道士通過「點晴」儀式使得觀音神力依附在鬼王身上,而這就是「大士爺」的由來,請觀音菩蕯以無邊的法力,將所有小鬼都控制於掌中不能做怪。(劉還月〈觀音變貌鬼王渡生-從普度習俗看三峽中元祭中鬼王大展〉,《北縣文化》,第50期(1996),頁67-72。)甚至在普度時要請「鍾馗爺」在一旁監督,最後將它們全數押走。

三、七月基隆之中元祭

  向來台灣風俗,媚鬼敬神已經牢不可破。據說大批好兄弟出外時,為每年農曆七月一日開鬼門(或稱起燈腳,即家家戶戶在門口懸掛一盞燈,上書「普度陰光」、「慶讚中元」)開始,在這一個月中沿街各寺廟都競相建醮,由各值年爐主召集派人至各家收集「出菜碗」(通常為魚、肉、豬肝等物品),爐主則出牲禮(全豬、全雞、全羊等)以及最重要的祭壇費用。台灣最具代表性的中元普度,以每年基隆的中元祭,成為基隆一年中最熱鬧之盛事。基隆中元普度最早自咸豐年間(大約1855年左右)開始,迄今已有一個半世紀的歷史。當年祭祀圈涵蓋有「金、雞、貂、石」四區域,正是光緒年間四堡所屬範圍︰金包里堡(今之萬里、金山鄉)、雞籠堡(今之基隆市區)、三貂嶺堡(今之貢寮、雙溪、瑞芳一部份)、石碇堡(今之石碇、平溪鄉)後來逐漸由於行政區劃變動,只有基隆地區參與祭典活動。每年中元普度字姓輪值以十一姓輪流充當,每姓主普一年。從最初的11個字姓,按先後次序分別承辦中元祭典:張廖簡、吳、劉唐杜、陳胡姚、謝、林、江、鄭、何藍韓、賴、許,直到今日成為15個字姓團體。(李豐楙〈中元普度在台灣〉,收入於《天地人鬼神-台北縣一九九二年中元普度宗教藝術節》,1994,頁99-106。)

  基隆每年農曆七月初一開始,可參觀老大公廟(老大公類似有應公或者大眾爺,但當地似乎認為是因漳泉械鬥時而死亡的厲鬼)開鬼門關之儀式。七月初選定一個良辰吉時來豎燈篙(其目的:邀請諸神前來監醮以及招引陰間好兄弟前來享受孤食)。中元祭之重頭戲就是15日的普度,以放焰口讓好兄弟施食。然而前一天(14日)要放水燈謂之「普照陰光」,其用意在於通知海上受難者,不論捕魚、交通往來、經商、海難之罹難者,隔天普度要記得趕到會場。普度壇從早期臨時搭建於石牌仔街或草店尾街,日治時期移至高砂公園,後來於中正公園內重新興建,民國63年完工後使用至今。主普壇為施食焰口儀式之重心,為各方矚目的焦點。七月普度之時設壇建醮,有著五光十色的燈光,點綴酒池肉林,羅列無數五花八門祭品,有生食、熟食、雕刻花果、捏麵人等。由僧尼唸經,道士禮懺,鐘鼓咚嗆、震耳欲聾,超度孤魂、設施餓鬼,最後將祭祀銀紙與紙糊的房舍、祭品燒給好兄弟。雖然祭典由各輪值,但每一次的花費驚人,所以需要相當財力,特別要有人勸募捐款,有俗諺曰︰「普度不出錢,瘟病在眼前;普度不出力,矮爺(八爺)要來接。」

  普度儀式完成之後,11大姓齊聚在慶安宮的前庭,於媽祖神像前,由法師主持儀式,由本年度主普字姓將「手爐」(象徵著「代代薪傳」)交給下一年的姓氏宗親會。三十日為關鬼門,孤魂餓鬼已在人間享受一個月的祭祀,就要回轉冥府,最後道士來擔任「封鬼門」的儀式,關閉鬼門以免遺留人間。各戶祭拜完畢後,將懸掛門口掛燈燒掉,各寺廟將燈篙撤去,至此七月普度才告結束。

  宗教的慶典與節日當中所產生的集體意識,使得祖先與後代子孫有著共同的記憶,藉助著共同的記憶使子孫得以回憶祖先,祖先亦成為一種崇拜的對象。民間社會長期以來基於恐懼的心理,為安撫無主之厲鬼作祟,祭拜以賄賂為目的。人們為安撫亡魂,祈求無天災人禍之心理作用,因而於七月半以爭奇鬥勝、奢華艷麗的方式來辦理中元節。

圖一︰《淡水廳志》所記載雞籠街鄰近地區。
圖二︰基隆老大公廟
圖三︰基隆八斗子放水燈(取自基隆市政府《雞籠中元祭祭典儀式專輯》)
圖四:2009年主普張簡廖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著作財產權屬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館址:54043南投縣南投市光明一路254號 電話:049-2316881 網址:http://www.th.gov.tw/ 發  行  人:林金田 行 政 指 導:廖志明 總  編  輯:劉澤民 執 行 編 輯:謝東勝 編 輯 小 組:林志祥 邱滿英 鐘登崇 黃淑惠 王嵐渝 蔣美貞 黃啟泰 洪明河 劉俊良 夏國強 魏智加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