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悅讀檔案

圖0.臺灣震災誌書名頁
圖0.臺灣震災誌書名頁

《昭和十年臺灣震災誌》

文/林惠婷/整理組行政助理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社會課編
昭和11年(1936)3月25日出版

  西元1935年4月21日,這天臺灣遭遇到史上傷亡最慘重的一次地震。並且也是繼西元1906年嘉義大地震之後,又再度造成臺灣嚴重災情的強烈地震。震央位於當時新竹州關刀山附近一帶(現苗栗縣三義鄉),強震波及的範圍涵括新竹州南部及臺中州北部,故後人常稱此次地震為「新竹臺中大地震」或「中部大地震」。

  當時臺灣總督府於震後即將屆滿一年前出版了此《昭和十年臺灣震災誌》,除記錄各地災情及當局的應急措施、救災復興實況之外,也網羅各界學者的研究,對臺灣以往所發生過的地震做一學術性上的探討彙整,以備將來之所需。書中刊載了包含災區分布圖、統計表、救災過程等等,並且登有近百頁的歷史照片,資料相當地豐富,說它是新竹臺中大地震的全臺災情統計報告書也不為過,其主要內容摘錄如下:

一、地震篇:記錄本震、地變、餘震的發生經過,附上圖表分析解說震源、餘震的相關統計及屯子腳斷層
  與獅潭斷層等地質異動情形。
二、災情篇:調查統計當時全臺受災情形,如死傷人數及房屋倒塌數量,並區分出各產業機關具體受損程
  度及概估損失金額,包括農林商工業、鐵道、通信、橋樑、專賣事業等。
三、救護篇:臺中及新竹兩州於震後進行賑災救援行動,各項緊急措施也因應而生。臺灣總督府於當時發
  布相關基金法令協助災後處置,當時臺灣總督中川健藏也前往災區視察災情,日本天皇撥款協助賑
  災。不論是醫院、警察官吏或民間團體皆紛紛成立救護團隊投入災區進行各項支援工作。
四、復興篇:震災地復興委員會成立後,開始實施地方災後重建,包括國庫經費支出、修復毀損房屋建
  築、重新規劃地域的都市計畫「市區改正計畫」、自力更生運動、受災戶租稅減免等各項措施應運而
  生。
  
  另外,隨後也附上震災區域地質調查報告,更精確地整理出臺灣的地質變化。根據本書顯示,當時新竹臺中大地震總計造成3,279人死亡,11,976人輕重傷,61,685棟房舍毀損,強震的破壞力程度可見一番。書中提到,災情嚴重的原因可從幾處見其分曉,如當時建築屬土角厝居多,因此耐震效果低,此外,地震發生的斷層貫穿人口密度高的內埔庄及神岡庄(現后里鄉及神岡鄉),這也是造成嚴重災害的原因之一。而後續於同年7月17日在新竹州後龍溪河口附近發生的最大餘震,對災民來說無疑又是一次重大的打擊與傷害,其災情統計也一併記載於本書,該次的餘震共造成了總計436人死傷。

  誌中的詳細記錄及歷歷在目的照片,彷彿時光回轉,讓人重回當時驚天動地的現場,而自此天災之後,臺灣也開始重視地震與氣象觀測,為此添購更多的地震儀器,並增設測候所,除有感無感地震及震向觀察之外,推算更準確的震源深度預防重度災害發生,臺灣不管在地震測報技術上或防震意識上都往前邁向新一階段。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著作財產權屬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館址:54043南投縣南投市光明一路254號 電話:049-2316881 網址:http://www.th.gov.tw/ 發 行 人:林金田 行政指導:廖志明 總 編 輯:劉澤民 執行編輯:蔣美貞 編輯小組:林志祥 邱滿英 黃淑惠 鐘登崇 王嵐渝 黃啟泰 謝東勝 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