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悅讀檔案
臺灣孝節錄封面
《臺灣孝節錄》
文/許書維/本館整理組研究助理
鷹取田一郎編,臺灣總督府出版
大正5年2月出版(西元1916年)
臺灣總督府為緩和1915年(大正4年)西來庵事件帶來的衝擊及宣揚儒道價值,便委託當時,於1916年(大正5年)1至4月前後出版了《壽星集》、《臺灣孝節錄》、《臺灣列紳傳》等書 ;其中本館典藏的《臺灣孝節錄》係記載了1915年(大正4年)春天,臺灣總督府曾經旌表賞卹之臺灣孝子、節婦、義僕、篤行等30人之列傳。
1915年(大正4年)8月3日在臺灣南部噍吧哖發生大規模的武裝抗日事件-「西來庵事件」,據聞當時日軍挾怨報復,殺戮數千人之多,事後又有多達866名臺人以「匪徒刑罰令」被判處死刑,造成民怨四起;為防止情勢惡化,臺灣總督府作出緊急處理,以事件處理不當為由更換民政長官,又以大正天皇即位典禮為由,進行減刑,但此事件已在當時臺灣人民的心理造成極大的傷害。
受當時臺灣總督安東貞美委託來臺的民政長官下村宏,緊急出版了鷹取田一郎以當時漢文書寫方式編輯的《壽星集》、《臺灣孝節錄》、《臺灣列紳傳》等書。其中《臺灣孝節錄》序中談到:「曾聞臺疆舊詩禮之區,賜姓成功自稱罪臣,俲義田橫,別開寰宇,嚴奉明朝正朔,以護持殘局數十年。地雖僻處南海,文物典章悉備。……航海蒞職,案牘未經篆視者,堆積廨署。中有一小冊子,題曰臺灣孝節錄,今春旣所經旌表賞卹孝子、節婦、義僕、篤行等凡行蹟可嘉者凡30人傳紀也。偶批而讀之,或閨中豪傑,或我黨曾閔,熟咸莫不足使人感奮興起?於是乎余欣然拍案曰:嗚呼!是有哉!海濱鄒魯,古道未湮。吾所見不忒!……,時有匹夫尚激厲人心、鼓舞士風,或以維持名教於百世者亦與焉。今此卷所輯錄卽是也。……乃命剞劂氏付諸於梓,以垂不朽云。」由其內容文字與敘述語氣,可很明顯看出,本書目的欲藉著宣揚明鄭時期的道統,以緩和當時民眾激昂與不滿的情緒;同時也以此出版品為開端,作為眾多相關配套措施之依據,如臺南聖廟修築工程等。
《臺灣孝節錄》以列出各受褒揚者的照片為首,並採用傳記寫法,記述各孝子、節婦、篤行及義僕的基本資料、事蹟、受褒揚時間、地點及獎項。本館除館藏《臺灣孝節錄》原件複印本外,另可參照由臺灣省文獻會及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出版,清末仕紳吳德功所著《彰化節孝冊》,文中附有《臺灣孝節錄》,可供大眾參考利用。
註1:川路祥太,〈殖民地臺灣文化統合與臺灣傳統儒學社會(1895-1919)〉,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
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頁201
註2:鷹取田一郎(1869~1933)號岳陽,漢學書畫家,日本岡山縣人。1876年10月岡山縣閑谷黌漢文
科畢業,11月入東京二松學舍漢文學科、日本英學館英文學科就讀,1888年12月任岡山日報社編輯,
1904年11月任韓國大韓日報社新聞編輯,1905年5月轉任朝鮮新聞社編輯,1906年12月任韓國德義學
校教師,1908年12月任臺中廳農會囑託,1909年3月任阿猴廳文書編纂事務囑託,1911年9月任臺灣
總督府官房文書課勤務、編纂事務囑託,1917年12月兼任博物館、 民政部殖產局囑託,1928年3月退
職(摘自臺灣歷史辭典http://nrch.cca.gov.tw/ccahome/website/site20/toc.html)
備註:現臺中圖書館已將此書數位化,並放置該館網頁上供人瀏覽,請參照下列網址
http://das.ntl.gov.tw/sp.asp?xdurl=sp.asp&spurl=xdcm/query_for_front//arch/ebook.jsp?page=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