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期活動
「臺灣之美-趙宗冠邀請展」海報
「臺灣之美-趙宗冠邀請展」7月17日展出
展覽期間:99年7月17日至99年 9月17日
(上午9時至下午5時,週一休館)
展覽地點:本館文物大樓一樓福爾摩沙特展室
開幕時間:99年7月25日(週日)下午2時30分
開幕地點:本館文物大樓二樓大廳
展示內容:趙宗冠老師歷年的油畫及膠彩畫創作約百件
本特展專輯將於7月中出版
趙宗冠繪畫風格 (摘自本特展專輯中,由國立師範大學榮譽教授王秀雄先生所撰「評論」一文)
趙宗冠遊歷世界各地,惟獨偏愛臺灣。這種關懷臺灣的心情,愛戀臺灣的情感,就化成其畫作上的臺灣之美。此次的邀請展,就展出了臺灣各縣市的景色,北自基隆市的和平島,南到屏東縣的鵝鑾鼻燈塔;東自臺東縣的蘭嶼,西至澎湖縣的澎湖海邊等,臺灣各縣市的綺麗風景,都收納在他的畫作上。
今,就讓筆者分析與詮釋其幾個風格特色。
1.他喜歡宏偉的景色,以厚重的筆觸來描繪山岳、平原與百年老樹的雄壯美。這與他的體質有關,據精神
分析學家說,凡是體格較瘦的人,愛好有厚重有量感的人、事、物,藉此獲得心理上的「補償作用」。
所以從他的〈百年教堂,百年榕〉、〈碧潭高橋〉、〈玉山秋韻〉、〈龍仔頭山〉畫作上,可窺探出他
愛好雄壯、宏偉、堅實的藝術表現。
2.把日夜不同時辰或不同季節的景色收納在同一畫面,來表現時間的流逝,同時也呈現了同一景色因不同
時辰所產生的不同風貌之美,能讓觀者深深領會其中之變化與奧妙。筆者認為趙宗冠繪畫風格的最大特
色,就在這些不同時辰、不同季節的風景美把它收納在同一畫面,讓觀者有所比較、省思與體會。如
〈基隆春秋〉、〈太魯閣/四季〉、〈擎天崗春秋〉等。
3.再者,在一幅大畫面上分割成許多小畫面,在這些小畫面上描繪出不同時間、不同視點所看到的同一景
點之視覺印象,把它湊在一起,表達了對歷史或時間的追憶。如〈百年臺中公園榮輝〉、〈百萬人怒吼
反併吞〉、〈白色巨塔的悲鳴〉等,都很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