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悅讀檔案

基隆市街圖
基隆市街圖

日治時期臺灣市街「町」名之探討—以臺灣總督府檔案相關資料為範圍

文/劉澤民/本館整理組組長

 
  日本統治早期,「街」與「庄」是堡里以下的基本行政層級,但「街」是人口集中、經濟繁榮的區域。明治38年(1905)府令第89號中,臺灣共有70餘個街。而在大正9年地方制度改正,街庄是郡以下的行政層級,在郡之下共有35個街。與本文有關的街包括基隆街、宜蘭街、新竹街、臺中街、彰化街、嘉義街、阿緱街、臺東街(前身是卑南街),這些街在大正9年之後陸續改為市。

  臺灣的「市」,基本上在大正9年之前並無「市」的層級。明治38年府令第89號中臺南廳雖列有臺南市。但水越幸一認為大正9年以前在行政區劃及公文書上並無「市」的稱呼,只是一般的通稱而已。而臺灣真正有市,是從大正9年開始,當時臺灣有3市,即臺北市、臺中市、臺南市,是與郡相當的行政層級。大正13年(1924)12月25日打狗街、基隆街改制為高雄市、基隆市。昭和5年(1930)1月20日嘉義街、新竹街改制為嘉義市、新竹市;昭和8年(1933)12月20日彰化街、屏東街改制為彰化市、屏東市。至昭和10年臺灣市街共有9市、38街,昭和15年10月28日宜蘭街改為宜蘭市、花蓮港街改為花蓮港市;到日本治臺末期的昭和19年止,共有11市。與本文相關的市包括臺北市、基隆市、新竹市、宜蘭市、臺中市、彰化市、嘉義市、臺南市、高雄市、屏東市、花蓮港市等。

  臺灣市街的現代化,許多是從日治時期開始。而日本人在市區改正或都市計畫的過程中,基於外來統治者的本質,對行政上的區域名或生活上常使用的街路名,也嘗試引用日本內地風格的名字,「町」就是日本人所帶來戶籍與地籍上的單位名稱。

  「町」,據《大漢和辭典》「町」是指自治單位的名字,另一義是距離的單位,360尺為一町。查十三經禮記註疏有「偃豬之地,九夫為規,四規而當一井;原防之地,九夫為町,三町而當一井。」似乎亦有作為土地面積之義。但是作為地名則曾見於《南史》〈列傳侯景傳〉有「先是江陵謠言:『苦竹町,市南有好井。荊州軍,殺侯景。』及景首至,元帝付諮議參軍李季長宅,宅東即苦竹町也。」日本的「町」有多種意義,一是地方公共團體,明治21年(1888)町村制公布,主要負責行政與警察事務之執行。二是指市下更細的區劃。三是指市街區而言。四是長度與面積的單位。日治時期在臺灣施行的「町」,即是指第二種意義,並不具有地方自治團體的性質,早期只是一般的通稱,相當於土名,後期則是戶籍與地籍的整合單位,相當於大字。

  《臺灣舊地名之沿革》一書中,提到「臺南市町名是在大正9年使用」、「臺中市、臺北市在民國9年至34年間更改為町名」、「基隆市、高雄市在民國13年12月將舊大字改為町名」、「民國22年彰化市、屏東市的町名也有改稱」等,到底這些市街的町名改正年代、町名名稱是不是如該書所載?是不是有若干市街有町名改正而該書未記載?另《臺灣地名辭書》中對各市街町名改正詳略不一,並無一統一完整的敘述,而且町名改正是否如其書中所載?也都是筆者所想知道的。所以本文即是利用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以及相關的出版品,探討這些町名改正的經過及町名的意涵,町名改正在臺灣實施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從什麼時候開始實施?改正的過程如何?町名的命名依據是什麼?是探討的重點。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著作財產權屬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發行人/謝嘉梁 行政指導/林金田 總編輯/蕭富隆 執行編輯/邱滿英 編輯小組 / 林志祥 黃淑惠 鐘登崇 黃啟泰 蔣美貞 洪明河 館址:54043南投市光明一路252號 電話:049-2316881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