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悅讀檔案

圖1《中華民族奮鬥、蔣大總統革命精神畫集》吳敬恒題字
圖1《中華民族奮鬥、蔣大總統革命精神畫集》吳敬恒題字

《中華民族奮鬥、蔣大總統革命精神畫集》

文/簡惠華/本館整理組研究助理

梁鼎銘繪編
國際出版社印行
民國40年8月初版

  如何讓普羅大眾不論其教育程度、識字與否,便能輕而易舉瞭解某些教義或政策宣導?在我們的日常經驗裡,繪畫即是如此被運用在廟宇、教堂壁畫、雕刻等。在現代生活中,各種圖像化廣告、圖文書的運用,是當代傳達訊息的方式之一;換言之,將所要傳播的訊息轉化成圖像,讓人一目了然、看圖說故事,以達到跨越語言、文字之藩籬,向來都是傳播與閱聽間的關鍵課題。

  1950年代國共交戰,政府大力鼓吹反共抗俄文藝,軍中一系列文藝、文學獎勵競賽活動,使得當時應政治需要、協助宣導政策的作品便應運而生。《中華民族奮鬥、蔣大總統革命精神畫集》,即是借用歷史故事宣導革命精神以砥礪官兵士民的作法,繪者梁鼎銘先生被稱為該時代以繪畫振勵革命精神與民族正氣的愛國畫家之一。

  在8年抗戰間,梁先生繪製不少與抗戰背景有關的畫作,如《沙基血跡圖》、《惠州戰跡圖》等成為當時畫壇不可或缺的風格之一,此類以服務政治為目的之文藝政策,梁鼎銘先生的作品相對顯得與大時代緊密結合。

  梁鼎銘(1898-1959),本名協榮,廣東順成人。繪畫以自學起家,擅長歷史故事的繪畫創作,畫馬尤為生動。早年獻身革命,曾於黃埔軍校主編「革命畫報」,後主筆南京「圖畫京報」及任軍事委員會設計委員。民國18年蔣公助梁先生赴法、比、德、意等歐洲諸國考察美術,翌年回國後更於南京靈谷寺設畫室供梁先生使用,使之能專心於革命歷史畫之創作。此外,梁先生亦是當時上海非常流行的「月份牌」廣告美女圖像繪者之一。(註1)

  這本畫集採八開、右翻直式印刷,內容分為「中華民族奮鬥精神畫集」、「蔣大總統革命精神畫集」兩部共19幅,多為黑白水墨畫,僅後4幅〈黃埔精神〉、〈廬山貞目〉、〈民族復興〉、〈重心重建〉為彩色水墨。每幅作品前有一歷史故事引言,其中又以梁氏喜愛的《三國演義》居多。畫冊序言提到繪畫目的在於傳達正面向上的精神層次,而精神的表達則需透過高超的技巧:「…精神不可畫,而精神之發揚為豐功偉績者可畫,畫之愈工者則精神愈以顯。…畫材悉以振勵革命精神與民族正氣為主,則是在大陸淪陷,赤流橫泛之時,意義尤大。…共匪為患中華,實以邪惡之宣傳為前驅…是則反共抗俄之唯一急務,亦莫過於喚起民族奮鬥精神,破彼邪說…」,更舉例古代三國魏將于禁、龐德「兵敗荊襄、回魏受辱」(註2)喻以「畫史教忠」為繪畫創作之正當性。

 
  本畫冊封面題字署名吳敬恒,也就是推行國語運動與發明國語注音法的吳稚暉先生。畫冊裡面有許多政黨界名人寫字祝賀,像是精通書法的于右任、同盟會成員王寵惠、劉健羣、孫立人、嚴家淦、楊肇嘉等人,可見梁先生黨政關係良好。

  梁鼎銘先生大型作品、壁畫多於戰時損壞,少數存於臺北鼎銘畫室,而民國27年(1938)創作的《血刃圖》則由國立臺灣美術館購藏。梁先生後代也多承襲藝術的細胞,著名的畫家梁丹丰即其三女。

註1:
參考陳佩佩2006年《梁鼎銘(1898-1959)大陸時期西畫創作研究》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論、文建會「臺灣大百科」等。
註2:
相傳東漢末年關羽攻襄樊,曹魏武將于禁與龐德一起救援曹仁,因逢大水軍隊潰散,于禁與龐德皆被關羽所擒。龐德不降被斬,而于禁卻向關羽投降。之後孫權奪荊州,生擒關羽,隨之曹丕即位,孫權稱臣,遣于禁回魏國。于禁回到魏後,遭人嘲笑。曹丕表面上對于禁友善,任命他為安遠將軍。于禁拜謁曹操陵墓時,曹丕卻命人畫「關羽戰克、龐德憤怒、于禁降服之狀」,于禁見後,既羞且怒因病死去。(資料來源:wikipedia)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著作財產權屬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館址:54043南投縣南投市光明一路254號 電話:049-2316881 網址:http://www.th.gov.tw/ 發行人:林金田 行政指導:歐素瑛 總編輯:劉澤民 執行編輯:邱滿英 編輯小組:李西勳 陳惠芳 林志祥 邱滿英 黃淑惠 鐘登崇 蔣美貞 王嵐渝 謝東勝 黃啟泰 洪明河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