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臺灣人‧臺灣事

圖一:臺灣人不可不知臺灣事
圖一:臺灣人不可不知臺灣事

「臺灣文獻步道」之意涵(一)

編輯/黃淑惠/本館秘書室專員

  本館「臺灣文獻步道」,在本館園區既有楓香步道兩側立石碑15只及「題名與總言」石碑1只,碑文內容為臺灣文獻名人名句,並以名家書法及雕刻,期讓參觀者見賢思齊並傳承歷史文化。碑文之精神與意涵陸續在本電子報中逐一介紹。

  「臺灣人不可不知臺灣事」-連得政

  連得政為《臺灣通史》作者連橫之父,連橫在《臺灣通史》中<孝義列傳>前言﹙註一﹚提及其父為人仁善,並且「治家肅,持己恭,待人誠,處事謹。平居燕處,未嘗有疾言厲色,內外之人無不敬焉。」獲入祀孝悌祠「光緒十九年,全臺採訪孝友,鄉人士列狀以聞。巡撫邵友濂題請旌表,奉旨建坊,入祀孝悌祠。二十年六月二十有四日卒,壽六十有二。」

  連橫並回憶「橫年十三時,就傅讀書,先君以兩金購臺灣府誌授橫曰:『女為臺灣人,不可不知臺灣事』。橫受而誦之,頗病其疏。故自玄黃以來,發誓述作,冀補舊志之缺。」 父親勉勵的一句話,成為連橫修志的動力。

  「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傅斯年

  傅斯年在〈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註二﹚一文中,宣示「我們不是讀書的人,我們只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文章中並指出(1)凡能直接研究材料,便進步;(2)凡一種學問能擴張它研究的材料,便進步;(3)凡一學問能擴充它作研究時應用的工具的,便進步。

  傅斯年,出生於民前16年(1896),字孟真,山東人。民國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國文學門 ,翌年以山東省官費赴英,在英國倫敦大學研究生理、心理及數學,12年赴德國柏林大學研究哲學。15年任中山大學教授兼文科學長﹙註三﹚,17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成立,任專任研究員兼所長。37年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38年就任臺灣大學校長。於39年辭世﹙註四﹚,得年55歲。

註一:臺灣文獻叢刊/一二八/臺灣通史/卷三十五 列傳七/孝義列傳。註二:傅斯年,〈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收錄在《傅斯年全集》第4冊,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0,頁264。
註三:後改稱文史科主任。
註四:參考資料:國史館編,《國史館現藏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彙編》第十五輯(臺北:國史館,民國85年),頁501-507。許雪姬等撰,《臺灣歷史辭典》(臺北:文建會,民93),頁871。

【延伸閱讀】
臺灣文獻步道落成(電子報第70期)
臺灣文獻步道將於年底落成(電子報第64期)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著作財產權屬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館址:54043南投縣南投市光明一路254號 電話:049-2316881 網址:http://www.th.gov.tw/ 發行人:林金田 行政指導:歐素瑛 總編輯:劉澤民 執行編輯:邱滿英 編輯小組:石瑞彬 蕭碧珍 林志祥 邱滿英 黃淑惠 鐘登崇 蔣美貞 王嵐渝 謝東勝 黃啟泰 洪明河 趙麗卿
至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