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書出版
《如數家珍劉峰松蒐書奇譚》封面
《如數家珍-劉峰松蒐書奇譚》
發行人:林金田
口述:劉峰松
採訪/整理:陳聰民
出版單位: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定價:新臺幣250元
出版日期:民國99年10月
史前時期人類經驗的傳承以口述為主,受限於記憶力和活動力,使傳播的時間和範圍都受到限制。文字發明後,透過紀錄使流傳的時間及空間迅速擴大,文獻記載所累積的經驗和智慧,成為人類進步的主要動力。圖書是文獻留存的主要方式,是人類重要的文化資產,深受先進國家的重視,也是致力保存的目標。臺灣地處熱帶及亞熱帶,潮溼多雨,原本就不利文獻史料的保存,加上有意無意地破壞,使舊圖書的保存更為不易,很多文獻史料能幸運被保留下來,端賴一群有志之士的搶救,本館劉前館長峰松是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劉前館長早年投入臺灣文獻的搶救行列,因此有豐碩的成果,目前與本館合作進行數位化的日治及戰後初期圖書高達三千餘冊。
為讓史料獲得完整的保存,本館近年來致力於口述歷史採訪,有感於劉前館長對文獻保存的貢獻,在其退休後,由當時擔任本館編輯組組長陳聰民進行口述採訪,採訪內容以文獻收藏的趣聞軼事為主,內容分為:
壹、「一些事」的部份,談蒐集的動機、經歷及趣聞趣事種種;
貳、「一些書」的部份,談重要的蒐藏,並依類別作了背景說明;
參、「一些人」的部份,談主要作家的作品及其影響,並兼及買書、賣書人的軼聞軼事。
另於內容之前加上前言,敍述其長期蒐集臺灣文獻的心路歷程;結語則是對政府處理舊文獻史料的期許,相信也是公部門應該努力的目標。這本書除了是個人的口述訪談,也可作為日治時期出版物的導讀。
劉前館長長期蒐集及閱讀臺灣文獻,因此對臺灣歷史文化具有廣博的知識,也具有使命感,他的收藏不僅為了保存及提供研究,更能利用收藏的文獻去解決重要卻被人所忽略的問題,例如:從收藏的《臺灣學生雜誌》經過他鍥而不捨的努力,使228事件受害的教育文化機構,得申請恢復名譽,並得請求其復原。另外,透過戰爭文獻的徵集,辦理「烽火歲月-戰時體制下的臺灣史料特展」系列活動,包括展示、學術研討會、出版圖錄及論文集、口述歷史訪談、影片賞析研討會及戰時遺跡勘考等,喚起國人對日治時期參與太平洋戰爭和戰後初期參與國共內戰臺籍軍人的關懷,後來還由政府在高雄旗津海岸為其立碑紀念,總算由政府出面對當年身不由己的參戰者進行心靈的撫慰,對那段塵封已久的歷史有一些交待。全書除了收藏的故事外,也對名人的藏書、名人的著作及從事舊文獻買賣者作了描述,凡喜歡收集舊文獻者,看了之後必會發出會心一笑。
展售處
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臺北市松江路209號1樓 02-25180207 http://www.govbooks.com.tw/
五南文化廣場臺中總店 臺中市中山路6號 04-22260330 http://www.wunanbooks.com.tw/
出版品販售地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