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到主內容區
:::
展覽 近期活動悅讀檔案 民俗文物小常識 臺灣人‧臺灣事 新書出版 館務訊息 各期電子報 反應意見 訂閱/取消 Facebook粉絲頁 另開視窗
:::

臺灣人‧臺灣事

南投縣文化園區中的張深切雕像
南投縣文化園區中的張深切雕像

文化鬥士

文/廖志華/本館編輯組科員

  身兼思想家、革命家、文學家、劇作家多重角色的張深切,一生皆以「民族」、「群眾」作為關懷的對象,因長期反對統治者而未獲歷史定位。直到彭百顯擔任南投縣縣長時,由財團法人南投縣文化基金會特別在南投縣文化園區為張深切樹立銅像供人瞻仰。

  張深切,明治37年(1904)出生於南投廳南投堡,原為張獅、曾鉗夫婦之次男。明治41年(1908),因家貧過繼給南投廳北投堡草鞋墩街(今草屯鎮玉峰里)張玉書當養子。

  7歲入私塾,啟蒙於洪月樵(字棄生,彰化鹿港人,秀才出身),讀三字經等書;10歲入草鞋墩公學校(日治時代為臺灣人設立的小學)就讀;大正6年(1917)隨林獻堂赴日求學,歷礫川小學、豐山中學、青山學院中等部。大正12年(1923)9月關東大地震,青山學院受損嚴重,且因科學救國的願望未能完成,1924年轉赴上海,就讀上海商務印書館附設國語師範學校(吳稚暉擔任校長);昭和2年(1927)考入廣東中山大學法科政治系。

  大正13年(1924)5月與謝雪紅等人在上海成立「臺灣自治協會」,跨出社會運動的第一步;大正14年(1925)7月成立的「炎峰青年會演劇團」,劇本及導演大多由其負責;為聯合各地學生,以便燃起革命的烽火,1926年9月15日成立「廣東臺灣學生聯合會」,張深切擔任該會委員之一。昭和2年(1927)3月27日,聯合會議決成立「臺灣革命青年團」,主張重建臺灣獨立革命旗幟,向日本帝國主義者公開宣戰,籲請世界的同情,積極援助中國的革命。張深切因被推選為「宣傳部部長」,更加熱衷於青年團活動。
 
  昭和2年(1927)「臺中一中學生罷課事件」,張深切居幕後指導,與學生共同作戰。不久即以涉嫌臺中一中事件罪名被捕入獄。後雖無罪開釋,但隨後再以涉嫌「廣東事件」被捕,最後被判懲役2年。獄中開始大量閱讀,尤以孔孟學說及老莊哲學等古書為主,其後著作約30萬字之《孔子哲學評論》一書。

  出獄後,結束政治活動生涯,轉入文化運動,特別是一生始終未能忘情的戲劇活動。昭和5年(1930)與何集璧等人在臺中興業組合樓上舉行「臺灣演劇研究會」發會式,推展文化啟蒙運動,以實踐其「文藝大眾化,須從演劇做起」的信念。  

  昭和7年(1932)11月3日,張深切在《臺灣新聞報》發表〈觀臺灣鄉土文學戰後的雜感〉,對臺灣文壇影響深遠。昭和9年(1934)與黃純青、巫永福等組織「臺灣文藝聯盟」,創辦《臺灣文藝》,其2卷5號刊載之《臺灣文藝的使命》,張深切於文中主張:「我臺灣文藝帶有啟蒙運動的特別使命,不僅要為發表咱們的意願,同時也要有啟導大眾的義務,任重而道遠。」這種前瞻性的眼光,使該刊成為日治時期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刊物,也栽培了許多優秀的作家,促成臺灣文壇在30年代蓬勃發展。昭和10年1935年於《臺灣文藝》上發表〈對臺灣新文學路線的一提案〉至出版《我與我的思想》、《孔子哲學評論》,更顯示其在臺灣思想、哲學領域的地位。

  民國35年(1946)9月,受友人臺中師範校長洪炎秋邀請,擔任該校教務主任。民國36年(1947)二二八事件被誣亡命南投山中,雖賴友人之助,逃過劫難,但此後長期遭到特務之跟監。誤會澄清之後,臺灣省行政公署長官陳儀曾邀請其擔任中央日報或臺灣新生報社長之職,張深切卻對公職不再感興趣,完全杜絕政治,但仍思文藝救國之道,沈潛於中國古代哲學世界與文藝、戲劇創作及著述活動。

  民國46年(1957),張深切與劉啟光、林快青等人合組「藝林影業公司」,拍攝自編自導臺語電影《邱罔舍》,獲頒第一屆金馬獎故事類特別獎。

  民國54年(1965)11月,張深切因肺癌病逝臺中,享年62歲。生前摯友洪炎秋所題之輓聯「生來就帶反骨,老跟惡勢力爭鬥,死去長留正氣,永供好朋友懷思。」為他生命的尾聲寫下完美的註腳;為紀念其一生不凡事蹟,《臺灣風物》15卷5期出版張深切紀念專號。

  民國87年(1998)1月1日由文經社出版的《張深切全集》12卷,不僅記錄了他的時代,也成為臺灣史的文獻之一。

  其最具代表性著作─《我與我的思想》、 《里程碑》及《獄中記》,更成為美麗島系政治犯的精神寄託。

參考書目:
南投縣政府《臺灣文化座標─張深切的生命面貌》,南投,1998。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著作財產權屬於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館址:54043南投縣南投市光明一路254號 電話:049-2316881 網址:http://www.th.gov.tw/ 發行人:林金田 行政指導:歐素瑛 總編輯:劉澤民 執行編輯:蔣美貞 編輯小組:石瑞彬 蕭碧珍 邱滿英 黃淑惠 鐘登崇 王嵐渝 謝東勝 黃啟泰 洪明河 趙麗卿
至最上方